当前位置:首页 > 松江厂房仓库行业信息 > 正文内容

问路松江——高质量发展的“算法”和“走法”

  对传统的农业大区、产业大区——上海松江来说,早在“变局”前夜,问题已经摆在他们面前。

  “问路”数年,在“不确定性”持续弥漫的今天,松江交出的发展答卷,倒呈现了不少确定性。

  到今年11月,松江区实现了地方财政收入连续70个月正增长,房地产产值占比从*高位的50%下降到20%;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攀升至史无前例的63%。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渐次成型,“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日渐走实。

  这背后,曾持续多年的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依赖被打破了,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也被打破了,许多传统的路径和观念都被打破了。在新发展理念驱动下,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正在日渐清晰。

  这并不是一条轻而易举能找到的路。松江区委*程向民常常想起自己遇到过的几个疑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否会拖累经济增速?大投入长时段自主创新,是否还不如“拿来主义”?新的环境下,能否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动力和潜力?

  沪昆高速与嘉闵高架路的西部夹角处,是占地1平方公里大小的九科绿洲。有人说它是松江的“世纪公园”。

  2016年前,这里还存在着大量违建厂房和城中村。当地人说,家里的外地朋友来了,觉得不像上海,以为下错了车站。

  2016年一整年,松江从九科绿洲所在的九亭镇开始,先后拆除了全域2100万平方米违法建筑,超过以往10年的总和。连带着的,是4100多家落后产能企业的消失,和转型阵痛的迅速到来——光一个九亭镇,清退931家企业后,当年地方财政收入一下子损失了数亿元。

  程向民说,这是松江面对过去环境欠账的一次彻底清算,也是面向未来更好发展的一次转型。

  土地腾出来了,并不笃定能在短时间内引来金凤凰。郊区招引大项目难,几乎是普遍规律。过去,面对短期紧张的财政压力,各地心照不宣的办法是“卖几块地”。

  2017年,松江全区上下展开了一场有关“公鸡”“母鸡”两种不同发展路径的大讨论。公鸡被比喻成地产开发,来快钱,立竿见影;母鸡是实体经济,短时间未必看得见成效,需要耐得住、等得起。

  讨论颇为激烈,当从事工业智能化开发的科大智能出现时,有了一锤定音的结果。后者当时想找一块300亩的工业用地作为产业基地,问了一圈无果,已准备整体迁出上海。松江在此时接了下来,决定将300亩房地产规划用地改为工业用地。

  “不拘小利算大账”,松江很快吸引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先进制造业龙头企业——海尔智谷、上海超硅、正泰启迪智电港、G60脑智科创基地、腾讯长三角人工智能先进计算中心、复宏汉霖……“十三五”期间,相继有8个百亿级项目宣布在松江开工建设。

  2021年初,涉及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领域的50个重大产业项目在松江集中签约,总投资额超过200亿元。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三大重点产业,更被认定为发力的关键。

  后来人们发现,九科绿洲不只是一个“世纪公园”。它是松江这些年来变化*剧烈的地方,更是许多变化的起点——从这里开始,一本“大账”算出来了。

  余学军的办公室门口,正对着一台CART细胞治疗器械,那是癌症患者生的希望。

  自华道生物自主研发出这台机器,中国以CAR-T为代表的个性化人体活细胞药物产业技术再也不需要完全依赖进口,成本可压缩到进口同类产品的二十至三十分之一。

  “不仅要让中国百姓用得起细胞药物,还要用得上。”作为华道生物的董事长,余学军的梦想实现于松江。华道生物松江基地一期工程去年落户松江正泰启迪智电港,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作为市郊工业核心承载区之一,松江有长达20余年的制造业发展史。2000年前后,劳动密集型产业撑起了松江,一家世界500强的电子企业广达集团,每天“十万大军上下班”,年产出占了全区工业总产值的一半。

  但随着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松江制造业逐渐陷入困境。2016年5月,松江正式对外提出,启动建设“G60科创走廊”,瞄准“自主创新”。

  G60是沪昆高速的编号,从上海西南一直延伸到云南昆明。松江的大量制造企业恰好是沿着这条高速路分布的。但自主创新这条路从来不好走,需要极大的时间投入、资源投入,付出巨大的耐心,还未必一定见效。这也是不少人对此犹疑的理由。

  松江又算了一笔“账”:实现从依靠传统工业到依靠科技制造的动能转换,当前或有代价,未来必有回报。

  “十三五”期间,松江全社会R&D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强度已达到4.59%。相应的,还有政策、服务等全方位的投入——几年间,松江引进和培育了一大批科研院所、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为制造企业创新提供完备的科研体系保障,并围绕39个关键工程领域和颠覆性技术方向,出台了详细的支持政策。

  当地有一家生产芯片原材料的企业,曾因前期把大量资本都投入到研发里,险些就撑不到量产阶段。松江拉了它一把。前前后后,区里为这家企业组织了400多场协调会,许多次是区领导直接出马,帮助突破了项目遇到的各种发展瓶颈,*终将其培养成了国内某项技术的领军企业。

  许多科创企业在松江享受过类似服务,甚至因此改变命运。专攻高端影像、半导体精密制造两个“卡脖子”项目的瑞钼特,率先实现了医疗CT机细分领域的国产替代,营业收入三年增长了四倍;300mm、450mm集成电路晶用生长系统,ALD光伏工作母机,体细胞克隆猴,3.6万吨世界*大六功位重型模锻压机,可利霉素等一批重大原创科技成果,陆续在松江诞生。

  一套创新生态也在渐趋形成——今年11月底,“G60星链”产业基地在松江开工,其中包括长三角首个卫星制造“灯塔工厂”。就在基地启动仪式上,国内知名遥感科技企业航天宏图的高管告诉媒体,选择加入松江、加入G60星链基地,有一个重要原因:“这里包括卫星产业所有的领域和头部企业”。

  问世不过几年,“G60科创走廊”却已经换过好几次名字。*初它叫上海松江G60科创走廊,后来是沪嘉杭G60科创走廊,如今,这条走廊被正式命名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

  这里藏着松江的第三本“账”——一个区域的发展,究竟是独善其身,还是开放共赢?

  正泰电气,松江老牌电气工业企业。除了在松江建设正泰启迪智电港,企业还在浙江嘉兴布局电气产业基地,在安徽合肥设立制造设备基地。

  越来越多的企业与其一样,试图借助各城市差异化的发展优势来降低自己的经营成本。相邻的区域,如果彼此之间的资源要素流通能更便利,区域内的市场主体生命力也会更旺盛,整个城市群的发展韧性也就更强。

  这正是“一体化”的呼声。而在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松江显然不只是上海的松江。

  G60途经多个产业重地,发展的格局决定了发展的成效。多方努力下,上海松江区、嘉兴市、杭州市、金华市、苏州市、湖州市、宣城市、芜湖市、合肥市9座长三角城市(区)相继加入G60科创走廊。

  各方都明白,开放共享、区域协同,是大势所趋。但将“一体化设想”变成“一体化实践”,却又充满考验。

  2019年,郭淑晴从干了11年的街道干部岗位上转到了G60科创走廊联席办,担任联席办综合组一名工作人员。综合组的核心任务是完成跨区域合作的协调工作,这在当时算一个难题。

  G60九城之间并没有行政隶属关系,各地的各个委办局对G60的了解程度不一,也没有考核硬约束,很难找到彼此合作的切入点。

  联席办集思广益,广泛调研,*终决定从促进九城的产业集群发展入手。“上海有极强的资源配置能力,浙江强于商贸数字经济,江苏工业制造业在全国领先,安徽大科学设施布局完善,如果能够从具体的产业入手,搭建市场主体联动发展的平台,可能会是兴奋点。”

  2019年,这一思路下的*一个产物——以金华市为主导的新材料产业联盟成立。金华市拥有诸多新材料领域的国内*流企业,在联席办牵头下,九城内所有的新材料企业、研发机构、相关高校归拢在一个平台下,让市场需求带动行业强链补链。

  “别小看这个产业联盟,它不光能够助力链上的企业自主配置资源,实现供需对接,它也是我们促进九城更紧密衔接的一个重要触角。”郭淑晴说。

  有很多具体的例子,比如商飞面向长三角寻求供应商时,产业联盟内的诸多企业就*一时间获得对接机会。在大飞机装机设备领域,九城为中国商飞输送潜在及合格供应商24家;在大飞机特殊工艺材料领域,九城16家企业已完成32种产品供应对接。

  今年,郭淑晴上任G60科创走廊联席办主任,工作之一是接待全国各地的大量参观团,无数次回答一个普遍关心的问题——G60怎样打破行政壁垒、实现跨区域合作。

  “每一次,我都会把产业联盟的案例详细讲给他们听。”她说,“这是实践下来,*行之有效,也*受市场主体欢迎的做法,它切实地拉长各城市长板,让九座城市紧紧抱在一起。”

  如今,G60科创走廊已经陆续成立了15家产业联盟。九城之间还主动打破行政藩篱,建设了“一网通办”专窗,发出全国首批跨省办理执照。

  此外,九城还共同试点了1796台(套)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和创新券互认互通;同步发行了“双创债”;共同出台了九城互认互通的18条人才政策……

  截至目前,九城GDP总量占全国比重上升到1/15,市场主体数量上升到1/16,高新技术企业数上升到1/10,科创板上市企业数超过全国1/5。曾经专门对此开展研究的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认为,九城的交互密度,特别是交互投资频次,已经呈现出鲜明的城市群特征——并且,同纽约、伦敦等世界*流的城市集群,有极强的路径相似性。

  一年前,时任松江区经委主任的陈容为了招商工作,连续出差、开会、调研。企业看她“风风火火”,常开一个玩笑:你们不像政府机关,倒像是企业在搞IPO。

  在今天的松江干部中,这是一种常态——转型的核心支撑,来自于“人”的转变;推动转型的关键,也在于激发“人”的潜力和状态。

  “唯实唯干”,是近年来松江大会小会上反复出现的词。对不少干部来说,来自区委的这项要求,是在一个个具体的场景里得到诠释的。

  长三角九城“一网通办”项目落地前,作为发起者的松江,连许多城市相关部门负责人的联系方式都没有。不少电话是通过政府官网查到的,打过去,讲起想要共享数据、联通办事网络,话筒那边常常是错愕。

  有一阶段,时任G60科创办干部的夏超群5天跑了8个城市,解释、沟通、磨合。其中一个城市决定和松江“互联互通”,是因为登门的松江干部不假思索,答清了三个问题:“一网通办”需求到底有多大?会不会对原有业务办理产生影响?是否变相增加了负担?

  与他一样,许多松江干部如今愈发意识到,要做成事,尤其是那些没有先例的事,吃苦劲头和专业能力缺一不可。

  “实际工作要求我们,既要*一时间掌握、更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要求,又要熟悉产业、弄懂市场、吃透政策。知识更新迭代很快,得有快速学习的能力。”郭淑晴说。

  她从事的协调联动跨区域合作,很多时候没有先例可循,遇到困难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电话里谈不清楚就坐高铁过去当面谈,一次谈不好就反复谈,“得有‘磨’的韧劲,更要有‘创’的勇气。”

  在松江,高质量发展的推进平台,同时成了锻炼干部、培养干部的平台。在火线考验干部,在一线培养干部,大胆使用年轻干部,这是当下松江的常态。新一届区委区政府的处级干部中,“80后”达到120余人。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sjcfw.com.cn/index.php/post/7630.html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长三角九城已集聚各类高层次、专业技能人才超1190万人

长三角九城已集聚各类高层次、专业技能人才超1190万人

  9月26日,第四届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人才峰会新闻发布会在苏州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目前,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已集聚各类高层次人才、专业技能人才超1190万人,国家级人才超1000人,省级以上人才超4200人。人才的加速汇聚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G60科创走廊创建以来,九城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均值达到3.25%,集聚高新技术企业3.6万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98家,院...

长三角国际影视中心_上海松江园区招商_园区招租_仓库出租_厂房出租_头等仓

长三角国际影视中心_上海松江园区招商_园区招租_仓库出租_厂房出租_头等仓

  【长三角国际影视中心】火热招商中!!!G60科创走廊稀缺独栋,地段自身优势资源尽在掌握,未来升值潜力不言而喻! 项目概况: 【开发商】华策集团(影视剧龙头、中国电视剧*一股)+南山集团(知名央企)【区位】上海市松江区永丰街道,松江南部新城板块,毗邻松江枢纽,高铁、地铁、城铁、有轨电车、四网融合,距离松江南站仅2公里 【规模】总面积约260亩,首期77亩,稀缺104地块,50年一手用地(2...

长三角国际影视中心在松江开工

长三角国际影视中心在松江开工

  项目首期中高科技影视棚区计划于2021年底前建成并投入试运营,2022年上半年首期整体竣工投产。项目二、三期计划于今年年底前落地,计划2021年开工建设,2023年全部建成投产   项目整体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吸引影视剧、综艺、广告及短视频其他数字内容制作项目超过100个,吸引入驻影视全产业链企业200家—300家,吸纳就业5000人,每年培训各类人才超2000人...

长三角国际影视中心项目启动

长三角国际影视中心项目启动

  近日,上海策湾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顺利完成上海科技影都内的土地摘牌,获取松江区永丰街道工业区相关地块。该项目首期用地约77亩。此次顺利摘牌,标志着投入资金超十亿元的长三角国际影视中心项目正式启动。   华策影视董事、杭州大策投资总裁夏欣才表示,此次落户上海松江是基于三大要素上海提出的电影工业高科技发展站位,上海得天独厚的国际化优势,以及上海与松江两级政府对于影视产业扶持政策的...

长三角国际影视中心项目松江开工

长三角国际影视中心项目松江开工

  摸清家底 为精准治污提供数据支撑   想要推理能力比肩人类 AI先得换种学习方式   保护待遇“升级”能否让穿山甲度过极危困境   疫情后,这些应急物资你家该备上   30多家京城美食走进淘宝直播间   北京市将联合惩戒九种“校闹”行为   别让笑气再有“狡兔三窟”的机会   长三角国际影视中心项目松江开...

长三角国际影视中心项目的背后为什么是华策?为什么是上海松江?

长三角国际影视中心项目的背后为什么是华策?为什么是上海松江?

  距离市中心50公里的松江区玉树路,一片并不起眼的工地上,酝酿近3年、总投资近百亿的上海科技影都长三角国际影视中心项目,今日首期动工。华策集团创始人、总裁赵依芳动情地说,“这是一个心怀感恩的日子,是一个携手奋斗新起航的日子。”   图说:长三角国际影视中心开工仪式现场新民晚报记者 郭新洋 摄   图说:长三角国际影视中心效果图 官方图...

长三角地图_长三角招商网_长三角招商引资平台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开发区标准厂房出租出售工业用地出售招商

长三角地图_长三角招商网_长三角招商引资平台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开发区标准厂房出租出售工业用地出售招商

  : 上海市长宁区协通路269号建滔广场2号楼5楼   *新房源信息请查看 园区信息平台上海:嘉定松江闵行青浦浦东宝山金山奉贤江苏:...   人民网上海4月25日电(韩庆) 2023年上海绿色消费季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五五购物节”将于4月29日在上海青浦启动,贯穿4月到6月。 据悉,本届“五五购物节”将围绕“一体化”和“高质量”,以促消费活...  ...

长三角示范区首次跨区域联合招商9个项目签约总投资约154亿元

长三角示范区首次跨区域联合招商9个项目签约总投资约154亿元

  招商会现场,9个重点项目签约,总投资约154亿元。示范区执委会供图   中新网上海4月12日电 (浦帆)2023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联合招商引资对接会于12日召开,这是示范区举行的首次跨区域联合招商会,共有9个重点项目签约,3个重点项目揭牌。   会上,青浦、吴江、嘉善两区一县结合区域发展定位,推介本区域政策动向、建设重点,发布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