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3大宗交易市场震荡上行二三线城市资产无人问津睿和研究
“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对房地产市场的企稳提出明确的发展方向。那么,在刚刚过去的三季度,我国房地产领域的大宗交易活跃度如何?哪些地区的投资*为活跃?哪些类型的地产*受投资人青睐?哪些背景的投资人在大宗交易里*为积极?本报告根据睿和智库研发的数据库资源(注:本数据库不含地块相关交易),经市场调研得出如下结论。
成交单季环比回落,平均交易额创年内新高
据睿和智库统计,2022年Q3中国内地房地产大宗交易成交总额为448.1亿元,环比减少21.5%;同比下降51.2%。三季度的交易额虽较二季度有所回落,但与一季度相比有微幅上升。从近三年的季度数据来看,2022年的房地产大宗交易市场活跃度与2020年相比,有所提升。
图表1:2020Q1-2022Q3内地房地产大宗交易金额(亿元)
从累计数据来看,2022年前三季度的交易额为1464.9亿元,同比减少37.1%,与2020年的同期数据相比,增加16.0%,表明我国房地产市场长期来看,整体呈现震荡上行态势。
图表2:2020年-2022年前三季度交易金额累计数对比(亿元)
从交易数量来看,2022年三季度的大宗交易成交共计46单,环比略微下降5单,与一季度持平。故根据总成交交易额和交易笔数计算而成的单笔成交金额平均数为11.8亿元,这一数字创本年来的新高,但与前两年相比仍处于低位水平。
图表 3:2020Q1-2022Q3全国房地产大宗交易单季成交额、交易数量及平均交易金额(亿元,笔)
分区域看,上海成国内地产*活跃地区
由于房地产的投资交易额都较大,动辄几亿,甚至几十亿,故国内的大宗交易大多发生在一线城市和武汉、成都等强二线城市。
从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来看,无论是交易金额还是交易数量,上海都成为*活跃的地区。当季,上海共录得201.3亿元的交易金额和13笔交易,单笔成交金额为15.5亿元,高于全国11.8亿元的平均水平,但略微低于深圳17.9亿元的单笔成交金额。深圳、北京、广州的交易额分别为107.2亿元、79.6亿元和17.6亿元,合计金额为204.4亿元,与上海的交易额相差无几。
典型案例来看,上海君盛通达置业有限公司(杉杉股份的关联企业)通过法拍的方式花费25.2亿元从上海丰泰置业有限公司处购得商务办公项目君康金融广场。另一重大案例为海通恒信国际融资租赁股份有限公司花费16.7亿元从国企鑫景滨江(上海外滩滨江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和上海黄金交易所持股)处购得商务办公大楼恒信大厦。
北京来看,典型案例为浪潮软件花费9.06亿元从开发商龙湖集团处购得办公楼智谷大厦西侧房产(又名G-PARK龙湖·云域)。另一典型案例为北京亮视医院管理发展有限公司花费8.49亿元从辽宁阳光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处购得北京五环大酒店。
深圳来看,典型案例为国有企业深汇通花费18.86亿元从华联控股处购得办公楼南山华联城市中心T2栋。
广州的典型案例为广州酒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花费4.9亿元从广州市城兴贸易有限公司处购得广州市天河区税务局综合办公楼。
图表4:北上广深大宗交易金额及案例数
图表 5:2022Q3典型十大大宗交易成交案例(亿元,万平方米)
从标的资产类型来看,三季度,办公写字楼凭借出色流动性和透明度仍然是*受欢迎的资产类型,成交宗数占比39.3%,典型项目包括君康金融广场、恒信大厦、智谷大厦西侧房产、南山华联城市中心T2栋等。
商业/酒店相关的标的数量占比28.6%,典型项目包括番禺总统大酒店及商业裙楼、沈阳商业城百货有限公司、上海虹桥良华购物广场(西区)、北京富力万达嘉华酒店、商社汇巴南购物中心、北京五环大酒店等。
产业园的项目数量占比为10.7%,典型项目包括阳光·张江NEO、松江经开区两栋质量卓越厂房及附属建筑、武汉光谷、江夏等多个黄金地段厂房和宿舍楼。
图表6:2022Q3大宗交易标的资产类型分布
从买家类型来看,内资企业占据半壁江山,占比56.0%,其次是国企。内资开发商占比仅为4%。从卖家类型来看,内资企业占比44.4%,其次是内资开发商,占比25.9%。所以,无论是买方还是卖方,内资企业在大宗交易中占*对主流。
图表7:2022Q3大宗交易买家类型分布
图表 8:2022Q3大宗交易卖家类型分布
总体来看,第三季度的大宗交易成交额较上季度有所回落,但单笔成交额创年内新高,市场处于正常波动中。上海成为内地大宗交易*为活跃的地区。写字楼成为买方和卖方*青睐的资产。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