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60科创走廊:用科技创新“串”起世界级产业集群
近日,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发布《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旨在以“科创+产业”为抓手,以高标准创新能力建设为支撑,促进长三角基层加强合作和跨行政区域协调联动,着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方案》指出,到2022年,科创走廊建设初显成效。到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走廊。
科创走廊,即以铁路、高速串联起沿线城市,构筑的区位形状犹如一条狭长的走廊。聚焦新发展格局,全力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化开放型经济发展结构。打造亿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根据《方案》,G60科创走廊的战略定位是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先进走廊。以市场化方式加强合作,夯实先进制造业基础,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产业竞争新优势,形成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科技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的先试走廊。积极培育多元化创新主体,优化G60科创走廊创新资源配置,加强改革举措系统集成、集中落实,形成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创新要素高效配置、创新成果有效转化的制度体系。
产城融合发展的先行走廊。统筹G60科创走廊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围绕产业发展完善城市功能,根据不同城市特点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形成规划布局合理、产业基础良好、城市功能完善的产城融合发展格局。
G60科创走廊建设聚焦产业和城市一体化发展,共同打造产城融合宜居典范。从建设目标来看,到2022年,科创走廊建设初显成效。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走在全国前列。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走廊,以开放的科技创新环境和开放的新兴产业市场,促进国际高端创新资源及前沿科学技术不断流动和集聚到长三角地区。
在这一点上,《方案》围绕4个方面内容,提出了18条针对性举措。4个方面内容分别是:强化区域联动发展,共同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加强区域协同创新,共同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聚焦产业和城市一体化发展,共同打造产城融合宜居典范;着眼深化改革和优化服务,共同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从目标建设上来看,到2022年,科创走廊建设初显成效。地区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上市(挂牌)企业数量年均新增1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年均新增3000家左右,引进高层次人才、应届高校毕业生等各类人才每年不少于20万人。到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走廊。地区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2%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8%。
据悉,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包括G60国家高速公路和沪苏湖、商合杭高速铁路沿线的上海市松江区,江苏省苏州市,浙江省杭州市、湖州市、嘉兴市、金华市,安徽省合肥市、芜湖市、宣城市9个市(区),总面积7.62万平方公里。
本文转自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作者如接洽版权问题,请联系谢谢!
杂志收录情况:《中国知网》《中国期刊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科协、中国图书馆学会(解读科学发展观推荐书目)》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