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松江厂房仓库行业信息 > 正文内容

从家庭农场到农民集中居住松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这些经验

  日前,松江区“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专题学习会在泖港镇范家村耕读小屋党群服务点举行,重点学习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二十大精神上来。村*、乡村创客、农口干部、农业农村专家学者等以开放式论坛的形式,总结和探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家庭农场”是松江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有效探索。为解决“谁来种田,怎么种田”的难题,从2007年开始,松江探索家庭农场生产经营模式,让想种田、会种田的家庭农场主能够规模经营。

  区农业农村委副主任张慧英说,农地“三权分置”创新探索是实现家庭农场稳定、适度规模的关键,即“所有权”属于村集体经济组织,“承包权”属于被确权的村民,而“经营权”属于家庭农场经营者。

  松江的“三权分置”是农村改革的一大创新,保障了家庭农场持续稳定经营,经过多年的完善提升,家庭农场走上规模化、专业化、职业化发展道路。目前,松江全区有家庭农场844户,户均经营面积158亩。

  “得益于家庭农场的稳固基础,松江逐步形成了粮食、生猪两大主导产业并实现了全产业链发展,我们的粮食种植是全市规模化程度*高,亩产连续多年全市*一。生猪生产也探索出一条猪粮结合、种养循环、生态环保发展之路。”张慧英说,松江的家庭农场模式在2013年写入了中央一号文件。

  在推广家庭农场承包制过程中,松江农民也实现从“卖稻谷”向“卖大米”的转型。

  松江家庭农场的典范李春风曾获评“全国十佳农民”,他从*初的种田,到既种田又养猪,之后是又种田又养猪还开农机,见证了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职业化。

  在现场,李春风感慨地说,感谢党的好政策,让农民成为了体面的职业、拥有了体面的收入、过上了体面的生活。

  复制推广农民集中居住“黄桥”模式

  泖港镇黄桥村是松江*一个启动宅基地平移工程的试点村。这几年,松江农民看到黄桥村一幢幢拔地而起,江南风格的“小洋房”,格外向往。农民集中居住的“黄桥经验”是怎样的?如何复制推广?

  泖港镇党委*杜劲松表示,结合实际,泖港镇主要是采取了村内平移集中、进镇上楼集中、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等三种模式推进农民相对集中居住。

  *一种模式是村内平移。自2018年起,黄桥村根据郊野单元村庄规划,开始探索宅基地平移集中居住。目前,黄桥村已顺利完成了一期、二期475户的平移,天然气全部入户,第三方物业入驻。伴随着村智慧党群服务站、村民大食堂、幸福老人村、村史馆等落地,黄桥村构筑起15分钟乡村生活圈。

  第二种模式是进镇上楼。泖港镇农民进镇上楼安置有较强的意愿基础,自2020起,泖港镇累计安置238户农户、296套房屋,目前已完成安置户现房交付工作。“十四五”期间,在集镇区西侧先期规划78.6亩建设用地,用于加快本镇保障性住房建设,总建筑面积145442.4㎡,为农民进镇上楼提供房源需求。

  “我们率先在全区探索异地上楼安置,在佘北大居(木荷苑)实行现房安置。进镇上楼异地安置可将浦南地区土地减量化潜力优势与浦北地区城市化建设优势有效结合,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实现经济平衡下的多赢模式,对推动加快浦南浦北均衡发展,显现宅基地改革成效具有积极的探索意义。”杜劲松说。

  第三种模式是有偿退出。对于通过多种方式合法拥有宅基地房屋且自愿有偿退出的农户及非农户,泖港镇给予一次性货币化补偿并叠加相关补贴奖励,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采用多元化方式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杜劲松说:“不久,黄桥村的村民也将领到宅基地不动产权证,这将有力保障农民的合法居住权益,让农民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如何保护好、利用好传统村落,保存乡村记忆、留住乡愁乡情?

  在松江区首个保留样板村落叶榭镇井凌桥村,形成“花海、水乡、稻田”的总体布局:叶新公路以北作为“花海”,打造以花卉为主的体验区及多功能服务区;叶新公路至张塘公路定位为“水乡”,作为民居保留区域;张塘公路以南区域则以稻田为主。

  目前,井凌桥村保留埭一期房屋已完成101户美丽示范户农宅风貌更新,实现了基础设施和村容风貌的相对统一,村民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村内道路实施“白改黑”工程,更好实现与外界联通;保留埭第二、三期,精品菜园、果园和“口袋公园”等正在逐步建设中。预计到今年年底,井凌桥村将基本完成改造。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利用回购村内留旧房、闲置宅基地等方式,建设乡村旅游服务点、民宿发展工作室等各类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体验场所。同时,井凌桥村也得到了中国光大集团的青睐,将建成后的民宿发展工作室、花卉展示馆、产业培训中心、公共驿站等核心区域集中运营,进一步带动周边商业配套,促进村民家门口就业。”井凌桥村党总支*封洁说。

  抢抓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机遇,井凌桥村依托浦南花卉基地的产业优势,以花卉托起产业振兴路。计划通过打造上海(松江)长三角花卉科创产业园,形成集花卉田园体验、花卉展销交易、花食餐饮加工等于一体的多功能田园综合体,力争成为浦南地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乡村示范点,让更多的村民实现就地就近创业。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sjcfw.com.cn/index.php/post/3246.html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人民城市上海样本·松江篇

人民城市上海样本·松江篇

  松江历史绵厚,有“上海之根”之称。从“G60”走廊科创策源,到“三园”工程振兴乡村,松江不断深度优化经济结构,显示出“科创、人文、生态”的现代化新追求、新气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章泽天:以汽车投资人身份,出席发布会,却被蔚来老板娘瞧不起   2022...

人民日报、新华社纷纷点赞“松江样本”速来围观!

人民日报、新华社纷纷点赞“松江样本”速来围观!

  2016年1月至2020年2月的50个月间,松江区主要经济指标连续保持强劲增长,逆势上扬打造“松江样本”。这两天,松江再次受到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关注,人民日报、新华社纷纷发文,为松江点赞。   2016年以来,松江区聚焦聚力百亿级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和头部企业的引进、落地、开工、竣工、投产,总投资规模超过2267亿元,恒大新能源汽车、上海超硅、正泰智电港、海尔智谷、顺络电子、G6...

人民论坛课题组深入调研上海松江科创引领区域高质量创新发展实践

人民论坛课题组深入调研上海松江科创引领区域高质量创新发展实践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一动力,创新能力是现代城市的核心能力。为深入了解上海松江科创引领城市结合创新,深入总结松江创新驱动经济结构和开放格局不断优化的实践探索,深入研讨松江以科创为支点,引领推动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区域协同创新、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创新要素跨区域融合的经验意义,受上海市松江区委委托,4月8日到10日,人民论坛课题组以新时代的城市综合创新:上海市松江区科创引领区域高质量创新发展实践...

亿元投资新实验中心“小企业”背后是松江发展“大道理”

亿元投资新实验中心“小企业”背后是松江发展“大道理”

  近日,上海市松江区生物医药产业再度迎来利好消息,晶能生物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的全新办公场所与实验室在松江临港科技城九科绿洲板块投入使用,这标志着其母公司新开源(上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在松重大项目投资持续推进的同时,产业链的布局也徐徐拉开大幕。   核心科技“市场宠儿” 亿元投资战略升级   宽敞而整齐划一的办公区域,年轻有活力的科研团队,全新的检测设备……坐落在松...

今天清晨松江茸江路一单位仓库 消防迅速到场扑救无人员

今天清晨松江茸江路一单位仓库 消防迅速到场扑救无人员

  新民晚报讯(记者 徐驰)今天清晨6时许,记者接到多位市民报料,称松江区茸江路上一单位仓库发生。事发后,消防部门迅速组织力量到场扑救。截至记者发稿时,现场明火已扑灭,所幸未造成人员。   据附近居民介绍,今天清晨6时许,他们被阵阵异响惊醒,随后看到茸江路上一单位上空升腾起大量黑色烟雾,但现场不见明火。“事发后,多辆消防车赶赴现场开展处置工作,消防队员进入厂区灭火。”附近居民说道...

今天长三角国际影视中心的开工正当其时!

今天长三角国际影视中心的开工正当其时!

  新冠疫情加剧了“影视寒冬”的寒,而在整个行业愈发趋于谨慎的这个档口,在上海的松江,一个重磅的覆盖影视全产业链的项目正式开工了。   6月10日,上海科技影都·长三角国际影视中心开工仪式在上海松江区举行,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旅局、松江区及项目建设方华策影视母公司大策集团和中国南山集团等领导,以及来自于全球、全国影视文创产业的嘉宾共100多人参加了动工仪式,共同见证上海科技影...

从“上海之源”向四海启程上海交大文创学院2023年研究生毕业典礼在广富林举办

从“上海之源”向四海启程上海交大文创学院2023年研究生毕业典礼在广富林举办

  中新网上海新闻3月18日电(吴佳玙 王冰煜 许婧)上一秒,还身穿古装,在广富林地下博物馆解密探秘,感受800年前的松江府文化与海派风情;下一秒,就换上硕士服,在鲜花与掌声中接过硕士毕业证书,为自己的研究生生涯画上灿烂句号。   18日,上海交通大学文创学院2023年研究生毕业典礼在被誉为“上海之根,海派之源”的广富林举行。一百余位文创学院毕业生们身穿学士服,走上红毯,在亲友的...

从“卖稻谷”升级为“卖大米”松江区小昆山万吨大米加工厂建成

从“卖稻谷”升级为“卖大米”松江区小昆山万吨大米加工厂建成

  2022年10月10日,工作人员在全自动化大米加工厂检查。近日,小昆山大米加工厂一期项目已经完工,设备调试完成。目前加工厂正在试运营阶段,大米年加工量达1万吨。   下阶段,大米加工厂还将补齐补强“松江大米”上下产业链和供应链,增加大米附加值,从“卖稻谷”升级为“卖大米”。   未来,大米加工厂将与稻米文化体验馆等一同构成“山水与文化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