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新华社纷纷点赞“松江样本”速来围观!
2016年1月至2020年2月的50个月间,松江区主要经济指标连续保持强劲增长,逆势上扬打造“松江样本”。这两天,松江再次受到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关注,人民日报、新华社纷纷发文,为松江点赞。
2016年以来,松江区聚焦聚力百亿级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和头部企业的引进、落地、开工、竣工、投产,总投资规模超过2267亿元,恒大新能源汽车、上海超硅、正泰智电港、海尔智谷、顺络电子、G60科创云廊、复宏汉霖、昊海生物、修正药业等重大项目稳步推进。
2017年至2019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达400亿元,年均增长46%,为全市稳增长作出重要贡献。牵头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以创新链、产业链为纽带,建立“1+7+N”产业联盟体系,目前已建立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11个产业联盟,集聚头部企业1280家,签署86项区域一体化重大合作项目,共同打造长三角高端制造业主阵地。
松江区核心和先导性指标走在前列,2019年,地方财政收入逆势增长,增幅列上海市第二位,4年来年均增幅14.4%;财政总收入迈上500亿元,年均增速达12.92%;全区GDP达1579.71亿元,年均增速12%;科技创新贡献率不断提升,研发经费(R&D)支出占比达4.66%。
全区高新技术企业2019年达1080家,3年翻一番,年均增长34%。4年来,市场主体累计新增11.5万户。2019年,松江区规上工业产值、外贸进出口总额均为全市第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838元,同比增长8.9%,增速居全市前列。
目前,松江区基本形成高端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根本、现代服务业为重要保障的经济发展格局。相比“十三五”期初,制造业税收占总税收比重从35.9%上升到48.5%;房地产税收占区级税收比重从46.3%下降到24.9%。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提升至28.4%。
按照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与长三角周边城市分工合作,不断提升产业能级和水平的目标方向,松江区近年来践行新发展理念,改革辟路、创新求实、唯实唯干、拼搏奋进,趟出了一条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创业之路。
“十三五”以来,依托G60高速和沪苏湖高铁,松江发起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4年来,从1.0版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2.0版沪嘉杭G60科创走廊,到2018年6月发展为贯穿长三角一市三省,覆盖松江、嘉兴、杭州、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九城市的3.0版长三角G60科创走廊。
2019年5月审议通过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依托交通大通道,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加强合作,持续有序推进G60科创走廊建设,打造科技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产业和城市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先试走廊”。这标志着G60科创走廊从新发展理念的基层生动实践,上升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平台。
为贯彻落实《规划纲要》和中央要求,科技部牵头成立推进G60科创走廊建设专责小组,由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中央有关部门,一市三省科技部门,九城市人民政府组成,统筹研究推进G60科创走廊建设。
2019年12月,国家推进G60科创走廊建设专责小组*一次全体会议在松江召开,审议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方案(征求意见稿)》等文件,明确三个定位:“打造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科创驱动‘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示范走廊、产业和城市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先试走廊”,赋予松江下出先手棋的国家战略支撑和具体发展路径,标志着国家推进G60科创走廊建设领导工作机制正式启动。
以G60科创走廊为着力点,松江坚持不懈推进战略转型,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生机勃发。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