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松江厂房仓库行业信息 > 正文内容

今年投资规模近2000亿元!松江新城建设发力将加大投入形成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在去年超额完成年度目标的基础上,今年松江投资规模近20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再创新高,确保完成675亿元。而随着松江新城建设发力,沪苏湖铁路松江枢纽、轨交12号线西延伸等重大项目的深入推进,“十四五”期间松江项目建设还将持续升温,迎来新一轮的投资高潮。

  小松从日前召开的松江区政府投资项目推进工作专题会上获悉,2020年松江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4.76亿元,较上年增长7.7%,超额完成年度600亿元目标。其中,完成工业固投200.23亿元,同比增长21.7%;房地产固投335.33亿元;基础设施及其他固投69.2亿元。2021年,松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保持较快增长,计划完成675亿元目标,较上年增长11.6%,其中工业固投计划完成240亿元。

  新城发力,交通先行。松江要打造成为以松江枢纽为核心、以四网融合为支撑、以地面道路为保障的枢纽型城市,2月18日开工的金玉路东贯通项目是松江枢纽的重大配套保障项目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和上海五个新城空间新格局下,松江正抢抓市委赋予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松江新城、松江枢纽“三张王牌”的历史机遇,科学谋划松江新城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继续深化“四网融合”综合交通体系建设,进一步推动松江新城与市区、临港新片区、一体化示范区和其他四个新城互联互通,加快推进松江新城成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的重要支点和引擎、长三角门户枢纽和“城市会客厅”,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新松江。持续增长的投资力度也将为松江“十四五”发展添油加力,撬动松江新城在“五个新城”中率先发力,抢占先机,全力奔跑。

  近日,位于松江的腾讯长三角AI超算中心及人工智能产业园首台主变压器进场安装

  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和新一轮新城建设发力启动之年,今年,松江投资管理工作将继续围绕促投资、稳增长,充分发挥政府投资效益,推动松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去年,恒大新能源汽车、腾讯长三角人工智能超算中心、G60脑智科创基地、海尔智谷、超硅半导体等一批百亿级龙头项目有序推进建设,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能。

  今年,松江还将继续加大投入,围绕先进制造业“补链强链”“集链成群”,形成新一代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集成电路、现代装备、人工智能等百亿级产业集群建设。

  百亿级重大产业项目昊海生科国际医药研发及产业化基地项目现场

  “五个新城”建设“比学赶超”,时不我待。“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定位下的松江新城,不再只是松江的新城,更是上海的新城、长三角的新城。2021年松江聚焦新城发力,政府投资项目也将迎来新的建设高潮。

  据介绍,新一年区发改委将抢抓新城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十四五”一张蓝图绘到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将建设财力用足用好。对照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发挥政府投资有力支撑和重要保障作用,对照新城发力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发挥政府投资的重要抓手作用,对照拉动社会投资、促进经济增长,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促进作用。

  上外云间中学、上外云间小学建设项目位于松江区中山街道,东至茸兴路,南至茸悦路、银泽路,西至光星路,北至茸盛路,占地面积10.6万平方米,可提供约5500个学位,是迄今为止松江基础教育资源建设中,投资总量*大、设计标准*高、设施配套*全的项目

  “今年我们将有一批重要的项目要推进,其中云间学校已全面开工建设,人文松江活动中心项目将全面竣工,有轨电车T2线西延伸项目将开工建设,轨交12号线西延伸建设也将加快推进。”

  区发改委二级调研员吴立新告诉小松,为全力保障重大项目建设推进,我区共计划安排资金总量超100亿元,其中区级资金超50亿元,安排各类正式项目229个,较上年增加7个,其中年度目标为开工的项目29个,年度目标为竣工的项目66个,今年项目开竣工率力争实现百分百达标,区级资金的执行率力争不低于去年的95.1%。

  有轨电车T2线西延伸段(三新北路-翔昆路)今年启动建设,目前线路站点已公示

  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建设中需要项目单位、审批部门、属地街镇、代建单位等共同努力才能完成。近年来,松江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和改善,腾讯等项目落地速度全市领先,在今年的政府投资项目推进中,松江也将结合当前“一网通办”工作的推进,设立松江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审查中心,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为各项目建设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sjcfw.com.cn/index.php/post/3232.html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人民日报“大江东”:财收连续70个月正增长!“松江现象”######

人民日报“大江东”:财收连续70个月正增长!“松江现象”######

  人民日报“大江东”:财收连续70个月正增长!“松江现象”######   8月前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昨天(11月15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刊发了“财收连续70个月正增长!‘松江现象’######”一文,剖析了松江亮眼数据背后的秘诀,一起来看全文   刚刚闭幕的######上海市松江区第六次代表大会上,有组数据很显眼:“十三五”期间末的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16...

今天洞泾新推了两块土地并昭告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今天洞泾新推了两块土地并昭告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上海土地市场官网上,松江洞泾发布了2幅工业用地出让的信息,并且设置了产业导向,分别为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装备产业。   去年年底,有媒体报道洞泾将加快布局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已落地20余家、投资金额超百亿,意向落地20家、意向投资金额近百亿企业的“双百”成绩。   眼下看来,洞泾这两幅定向产业用地的出让,说明其在打造人工智能小镇的道路上已经有了实质性的动作。...

今年光谷启动建设100万平米标准工业厂房这些园区可供租售

今年光谷启动建设100万平米标准工业厂房这些园区可供租售

  “目前,光谷许多企业急着扩大生产,或者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需要落户,不知道哪里可以买到、租到工业厂房。而工业厂房业主方和园区运营单位却不知道去哪里找合适的客户。”   日前,2023“光谷造”系列活动——标准工业厂房供需对接专场活动举行,湖北楚天传媒科创园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   为解企业之急,东湖高新区相关部门“穿针引线”,常态化组织供需对接系列活动,前期通过...

今年已签约项目总投资超700亿元!产城融合的松江新城精彩连连

今年已签约项目总投资超700亿元!产城融合的松江新城精彩连连

  产业功能和城市功能相融合,产业规划与空间规划相结合,生产空间与生活、生态空间相契合,推动产业园区从单一的生产型园区向综合型城市社区转型。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和松江新城的建设中,产城融合赋予了城市全新内涵。面向新未来,松江新城将以更高标准、更好水平、更大力度推进松江新城“以产促城、以城兴产”建设。   依托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松江引进了恒大新能源汽车、腾讯长三角人工智能超...

今年高新企业力争达到3050家松江高新技术企业乘着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东风蓬勃发展

今年高新企业力争达到3050家松江高新技术企业乘着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东风蓬勃发展

  近年来,松江区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发展,截至去年底,区内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2595家,名列全市前列,数量相比往年增长12.5%,同时实现了质的提升。区科委介绍,今年区内高新企业数量计划力争达到3050家。坚持技术创新为企业提供了源动力,而持续优化的创新生态则为企业不断壮大提供了沃土。   主营电子产品与电气连接产品研发制造和服务的上海友邦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松江具有代表性...

从“卖稻谷”升级为“卖大米”松江区小昆山万吨大米加工厂建成

从“卖稻谷”升级为“卖大米”松江区小昆山万吨大米加工厂建成

  2022年10月10日,工作人员在全自动化大米加工厂检查。近日,小昆山大米加工厂一期项目已经完工,设备调试完成。目前加工厂正在试运营阶段,大米年加工量达1万吨。   下阶段,大米加工厂还将补齐补强“松江大米”上下产业链和供应链,增加大米附加值,从“卖稻谷”升级为“卖大米”。   未来,大米加工厂将与稻米文化体验馆等一同构成“山水与文化融...

从“松江制造”迈向“松江创造”G60科创走廊加速科大智能迈步新未来

从“松江制造”迈向“松江创造”G60科创走廊加速科大智能迈步新未来

  来源标题:从“松江制造”迈向“松江创造”,G60科创走廊加速科大智能迈步新未来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具活力、开放程度*高、创新能力*强的区域之一,更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点。2016年初,由松江发起并率先启动G60科创走廊建设,今年6月,G60科创走廊进一步升级,松江区和浙江、江苏、安徽的八个地市签署了一份战略合作协议,聚焦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打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