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招商要点
众所周知,在传统住宅领域,活跃着易居、世联等老牌代理销售公司,很多产业地产商在开 发园区的时候,也曾想过要找此类的公司,可是整个圈子转下来,传统的地产代理公司不愿 意干园区招商的业务,一些区域性的招商代理公司都没有系统性的资源干这块业务,一些传 统咨询公司也没有能力开展此类业务(我们团队曾经在郑州开展过一次驻场招商的业务,但 执行下来发现,我们能扮演的角色多半是招商策略和大资源整合的角色,始终无法在落地执 行层面发挥作用)反倒是诸如亿达等传统园区运营商开展了招商代理的盈利模式,但道路也 较为曲折。
为何没有诞生诸如易居等全国性的招商代理公司?我在全国调研,汇总各种观点和现 实,总结出如下三点原因:
——我们做一个假设,一个二线城市的园区案场(姑且这么叫,找不到更合适的词汇)需要 10 个人的招商团队,如果这 10 个人卖住宅,一年卖 5 个亿,按百分之一的佣金算,一年团 队的佣金是 500 万。而园区假设一年卖 3 万方(全国园区鲜有高于这个销售数字的),按 4000 元/平米厂房,一年回款 1.2 个亿,按照 1-2%的回佣来算才 1、2 百万。所以同样的人 力成本,其产出远远低于住宅销售,这也就是传统代理公司不愿意开展产业园区代理销售业 务的*根本原因。再加上园区销售的回款慢、产证办理等问题的困扰,更增加了第三方代理 公司的财务风险;
——园区招商不是简单的住宅销售,销售员搞清楚产品就好出来卖了,园区的招商专业性要 求高,既要懂企业的生产行为、又要懂政府的招商政策,还要掌握更多的产业资源,比如企 业招聘的渠道资源,企业融资的金融、入园企业员工的生活性资源等等,我曾经在紫竹科技 园调研的时候,一个招商要扮演至少 10 种角色,连企业老板儿子的上学问题,都要招商帮 忙搞定。这些招商人员在前期和企业谈判接触中建立起来的信任感,一直会跟踪到该企业员 工的吃喝拉撒睡,简直就是一个专业管家。我曾经总结过一句话叫做“园区基本靠政策,招 商基本靠刷脸”,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和相当广的范围内,园区招商的核心竞争力基本如此!
3、 资源获取要求高,全国拓展深耕难
——刚才也讲到过,招商人员对地域性资源的获取能力极强,但反过来,一旦深耕一个区域, 却很难在其他区域持续深耕,因为牵涉到太多的人力和精力。上海松江有一家深耕本土的轻 资产运营公司——企福集团,该集团出身政府园区的服务部门(松江出口加工区企业服务有 限公司),逐渐发展成为响彻松江的园区运营和招商专家,推动引进了库卡等知名企业,总 经理张建军也是松江产业园区的头牌!企福在做园区招商的过程中,通常能整合到各种政府 资源,获取各种政府政策,这种影响力靠深耕区域 23 年后积累下来的,目前企福的业务也
仅是拓展到奉贤、金山等地,且步伐也比较稳健,要想大规模的在全国复制企福的成功模式, 基本不可能。
所以园区只能抛弃所有幻想,不能靠一家代理公司解决所有的招商问题,那么园区该如何选 择招商代理公司,如何构建立体的招商系统,这里我给出三个解决思路,以供参考:
——组建和培养一支属于自己的“特种兵”。园区招商*终还得靠自己人,对于一些没有产 业园开发经验的开发商而言,花较多时间培养专业的招商团队非常重要(产业园区的开发本 来就是长线投资),同时,把招商人员和企业服务、园区运营人员的功能重叠,培养一专多 能的复合型招商人员,也有助于降低人力成本。我曾经见过一个总部办公类项目,找了一个 第三方招商公司,老大能力很强,*后他把底下所有的招商专员都开了,他自己一个干,从 打电话和陌拜,到谈合同签约付首付,全他一个人搞定,半年卖了 4 套总部独栋,成绩斐然! 园区招商不在人多,而在精!招商全靠两张皮:一张脸皮(要厚),一张嘴皮(要薄),要 有“小妈精神”!
——尽可能多的联合第三方招商平台,第三方招商平台很多,有传统的 5 大行(多集中于一、 二线城市办公资源),会议会展公司、广告公司,还有一些区域性的知名公司,比如前文提 到的松江的企福集团。园区招商的转化率较低,如果转化率恒定,做大分母是重要渠道之一;
——获取政府的全马力支持,让政府为园区背书。大家会发现很多园区非常热衷于政府授牌, 示范区、国家级基地、省级重点园区等头衔,还大力邀请领导来园区考察。这些都是在寻找 政府的背书。如果某个园区被市长、省长来考察过,代表这个园区被官方认同,**降低入园 企业对项目的心理芥蒂。在父母官模式的中国体制下,一旦高层领导渠道打通,园区和各级 政府打交道就会顺畅很多,各种政策、补贴接踵而至。我曾经甚至见过某园区听说市长要来 考察,当地镇政府还特地拨了几百万给园区,让他们做好园区内外的环境整治工作;有些二 三线城市,老板通过一个园区项目,还能参加当地的两会,成为**代表,被市长点名为市重 点项目。所以产业园区的开发除了资金上的回报以外,还有更多政治收益
从行业发展发展的趋势来看,全国性的招商代理公司在短期很难成形,更难形成一种市场。 园区招商工作还得依靠自身过硬的打铁功底。资源是开发产业园区*核心的竞争力,没有之 一!
©2022Baidu由百度智能云提供计算服务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