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松江厂房仓库行业信息 > 正文内容

云间粮仓:上海郊区城市更新的生动样本

  占地面积136亩的云间粮仓位于松汇东路327号。20世纪50年代,南门粮库在此落成,随后诞生米厂、面粉厂、饲料厂等一批粮食仓库及工厂,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粮食行业的发展演变。松江,古称华亭,西晋时别称云间。云间粮仓因而得名。

  “老粮仓拆了就没了,拆的不仅是建筑,更是一段历史记忆。”站在昔日奋斗过的地方,原松江米厂副厂长、松江面粉厂厂长、松江区粮食局局长王晓枫感慨万千,“我在这里工作了30年,见证了老粮仓的辉煌与没落。很感谢这些老建筑*终被保留下来,以后我能常来看看。”

  松江素来享有“税赋半天下”“衣被天下”之美誉,承载着加工工业遗存与“鱼米之乡”的地方记忆。明朝起,松江成为漕粮主要来源地与储存地,也是苏浙一带粮食的主要集散地之一,形成独特的粮食文化。南门粮库一带傍运河、依良田,粮食及与粮食有关的营生就成为这里长久以来的产业支柱。

  曾荒废多年的老粮仓,如今改造更新为文化创意园,一时间,“云间粮仓”成了松江*潮打卡地,也是上海郊区城市更新的一个生动样本。

  用不着弄花花草草,郊区不缺绿化,这些老粮仓是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也有可观的改造空间

  一批是设计师。为了打造独一无二的郊区景观,八号桥集团请设计师来这里找灵感。设计师曹刚来回转了几圈,抛下一句话:“用不着再弄什么花花草草,老粮仓就是*好的景观!”

  八号桥集团董事长鲍炳新听懂了。当初项目组在松江找地块时,松江区投促中心推荐了七八处老厂房,实地踏勘后,他们一眼相中松汇东路的南门粮库,“那一排排老粮仓极具年代感和沧桑感”。

  松江是江南储粮重地,米业兴旺,漕舟云集,水运繁忙。新中国成立以后,这里承担粮食储存的重任。20世纪5090年代,南门粮库、松江米厂、松江面粉厂、松江县配合饲料厂相继建立。如今,南门粮库虽废弃多年,所幸,那些几乎与新中国同龄的“万担仓”被完好地保留下来,设计师觉得,老粮仓就是这里的主角,“郊区不缺绿化,这些老粮仓是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也有可观的改造空间”。

  一批是清运工。“接手的时候,这块地方已荒废2年了,杂草丛生,留下一大堆垃圾和杂物。”云间粮仓总经理金旭辉记得很清楚,8吨的清理垃圾车开进园区整整拉了1700多车,前后一个月才清理干净。

  一批是老职工。高矗的筒仓仿佛在讲故事,*精彩的故事就在老职工的记忆里。那一天,松江区原副区长山兆辉,原松江县(区)粮食局、原南门粮库、松江米厂、松江面粉厂一批老领导、老职工们被请到云间粮仓,回忆的闸门一下子打开了。

  1949年5月,松江解放,当时云间粮仓是苏南行政公署的所在地。专署粮食局所建的粮库和中粮松江公司*一粮库在1953年4月合并后称“南门粮库”。“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住所靠近粮库或是在粮库工作,就意味着一家老小不会受到饥饿困扰,这是让人羡慕的工作。”王晓枫说。

  有人带来珍藏多年的老物件和老照片。“你看,这就是当年的土圆囤。”原松江区粮食局办公室主任汪昔磊指着老照片回忆。那个年代,粮食问题关系着生存问题,粮食的保管至关重要。南门粮库主要用作粮食收购、存储、加工。当年技术落后,农民交粮、粮食搬运、职工收发货全凭体力。

  汪昔磊1979年就在这里工作了。“我*初工作的松江油脂化工厂在通波塘的西面,那时每天要过桥,来到通波塘的东面松江米厂,就是现在云间粮仓所在地。”他说的河西,如今建起一大片安置房,他旧时记忆中的粮仓旧厂也随之消失。可是河东的规划不一样,听说老建筑要保留下来,他兴奋地把档案材料都整理出来,“我会积极配合你们改造更新工作。”

  产权难题、修缮难题、招商布局难题,老照片上的粮仓简易、流畅,但老粮仓改造却没那么顺畅

  老照片上的粮仓简易、流畅,如一首诗,老粮仓的改造却没那么顺畅,遇到三道难题。

  *一是产权难题。双排八筒的灰白粮仓曾经辉煌,而现在施工队伍面前的却是个破败不堪的园子,周边居民说得更直接:“我们就住在一个大垃圾场边上。”

  如果说,南门粮库前半段历史是丰足,后半段则是萧索。据老职工回忆,1998年后,南门粮库的功能逐渐淡化,衰落的步伐不断加速。后来,粮仓被分给100多个小业主,一个大粮仓里混杂着五金、仓储、广告等好几种业态,经营混乱,再后来,这些小业态也萧条了。

  项目推进过程中,老粮仓的产权问题成为一道坎。由于该地块45%的股权在11个小股东手上,股东意见一时难统一,项目没法注册。为了让项目顺利落地,半年里,松江区投促中心协调各方,*终在国资、财政、中山街道、区商发公司等多个单位共同努力下,解决了项目注册落地问题,区里还把办公桌搬到项目现场,积极协调区建管委、区建交委、市场监管局、经委、文化旅游局等部门,及时解决项目改建推进过程中碰到的各类难点和问题。

  第二是修缮难题。1700多车垃圾清除后,南门粮库的原貌出来了。可是如何修旧如旧,让破败的老粮仓苏醒?

  金旭辉说,*初想添个云廊,悬跨在粮仓屋顶上,人们可以漫步。听起来很浪漫,但设计师不建议这样做。

  “粮仓才是整个项目的主题和背景,应该占C位,朴素地保留原来的东西。”曹刚曾考察过威尼斯的建筑,当地的旧城改造注重保存历史,比如维罗纳一个酒店要保留墙面上的壁画,斑驳的壁画只剩了三分之一,他们就直接呈现原始裸露的水泥墙面。“这在我们这里是不可想象的,惯常的做法就是把缺失的部分画上去,可效果大打折扣”。后来项目组改了方案,不加云廊,而是突出老粮仓屋顶的青瓦、红瓦,从空中往下看颇有味道。粮仓内部也采用同样原则,桁条依旧是那根桁条,立柱也依旧瘦削颀长,照明的灯罩还是瓜皮帽模样,只是灯泡改用环保低耗的灯具。

  第三是招商布局难题。从云间粮仓东门步入园区,跃入眼帘的是很大一片空场,据说以前是晒谷场,视野很好。有家餐饮店抢先签下广场中央这个位置。

  “这是搞活动*好的地方,怎么能放饭店呢?”很快,饭店项目暂停,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造型独特的公共雕塑,来自上海双年展的当代艺术装置《为伊唱》,小朋友形象地称之为“可爱多”。创作者郑波说,“这个雕塑蕴含着表达诉求、为不同群体发声的意义,传达出多元、沟通的理念。”云间粮仓开放后,这里成了游客*喜欢、人流*密集的地方。

  当然,园区没有刻意拒*餐饮等业态,而是精心布局选址。一家叫“古仓”的创意餐饮就相中云间粮仓,选择在松江开出上海首店。1100平方米的空间将工业风与洞穴风结合,很多年轻人专程从市中心赶来排队拔草。5月开业后迅速跻身大众点评上海创意菜热门榜榜首,成为松江颇具人气的网红打卡点。

  啤酒阿姨也在云间粮仓找到落脚处,把啤酒文化博物馆开进“苏式仓”,这也是她在上海开的*大一家店。在这里,可以品尝来自世界各地的近万种啤酒,了解精酿啤酒的酿造过程、发展演变,还能亲眼看到啤酒原料、酿酒设备、灌装设备、包装以及啤酒衍生品。“精酿啤酒和老粮仓的气质很搭。”啤酒阿姨说。

  云间粮仓被评为市民“家门口的好去处”“夜游上海好去处”,居松江文化艺术热门榜*一名很久了

  云间粮仓一落成,就成了郊区网红。百年粮仓修旧如旧,外部依旧是复古工厂风,富有沧桑感;内部却蝶变重生,另一幅现代模样。

  昔日,农民交粮船的船舱直接对准吸粮口,然后运到中转房,*后到仓库。如今临河的“吸粮房”变成且过亭茶空间。临河独栋古色古香的两层小白楼,三两好友小聚,伴着清雅音乐,闻香品茗。

  房式仓里开了个艺术家工作室,简易仓则变身*潮的民宿。苏式仓俗称“万担仓”,是一种散装粮平房仓,作为新中国成立后苏联的援建项目,是中苏友好的产物,在全国已不多见。云间粮仓现存数十座完好苏式仓,经过更新改建,有的做了画室,有的作为展馆、剧场。比如“水城意象陈變君、陈颖油画展”“行迹汪家芳画徐霞客游记展”“风雨故人来陈佩秋文献作品展”等活动在这里陆续上演。来观展的人很多,记者问一位从杨浦赶来的市民感受如何,他反问道:“能在老粮仓里看展品茶,不是更有味道吗?”

  高24米、直径5.5米的八栋筒仓是云间粮仓的标志性景观。原来这里是供松江面粉厂存储原料的,现在披上巨幅筒仓涂鸦《稻田守望者》4位宇航员行走在稻田中,手持水稻,仰望星空,蕴含的是松江大米航天育种的主题。创作者涂鸦艺术家施政说:“我画的是浩瀚星空,宇宙中有无数的星星,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颗闪亮的星。为了与云间粮仓的调性相符,稻穗元素是必不可少的,也象征着丰收。”

  老照片上的土圆囤,是1971年为响应“普遍建设谷仓、建设战备仓”号召,一把泥一把草建起来的,每个土圆囤内径8米,可存粮一百吨。王晓枫回忆说,当年非洲国家的专家还专程跑来这里学习如何建土圆囤。现在土圆囤消失不再,原址处新崛起一个大运动场。全国*大的洛克公园篮球馆落地于此,在这里进行青少年培训、承办各类赛事,并邀请职业联赛专业球员举办体育活动,成为球迷一大“打卡地”。

  这里也闪动着科创之光。松江县配合饲料厂旧址处一座院士楼拔地而起。当初,云间粮仓项目是由18位中国两院院士启动的。这里不定期邀请两院院士举办讲座沙龙,两院院士艺术馆展出百余幅院士书画作品,呈现科学与艺术的魅力。

  人们在这里触摸到老粮仓的历史,也翻开更多松江历史。明末徐光启代表作《农政全书》在此刊印;西晋文学家、存世*早的书法真迹《平复帖》作者陆机曾在此定居;如今陈列在松江博物馆的《重修普照寺碑记》发掘于此;中国*早的兵工厂“上海洋炮局”在粮仓附近设立;康熙皇帝两次下江南,都曾在此登岸;民国著名诗人戴望舒在这里写下代表作《雨巷》。

  “松江自宋代便有市集,诞生时间早、规模大。”金旭辉说,基于这个考量,园区在运营上特意策划了文创市集,打造“云府游园会”品牌,试图通过汇聚长三角的优秀文创、非遗、手造资源,搭建孵化和培育更多优秀原创工作室、匠人、设计师、高校学生的市场化平台。附近松江大学园区的学生们常常乘地铁来这里找灵感。

  改造后的云间粮仓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受益*大的是附近居民。晚上7时,园区里依然热闹,人们在这里徜徉。附近居民说,云间粮仓被评为上海市民“家门口的好去处”“夜游上海好去处”,已经在松江区文化艺术热门榜霸榜*一名很久了。

  占地面积136亩的云间粮仓位于松汇东路327号。20世纪50年代,南门粮库在此落成,随后诞生米厂、面粉厂、饲料厂等一批粮食仓库及工厂,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粮食行业的发展演变。松江,古称华亭,西晋时别称云间。云间粮仓因而得名。

  “老粮仓拆了就没了,拆的不仅是建筑,更是一段历史记忆。”站在昔日奋斗过的地方,原松江米厂副厂长、松江面粉厂厂长、松江区粮食局局长王晓枫感慨万千,“我在这里工作了30年,见证了老粮仓的辉煌与没落。很感谢这些老建筑*终被保留下来,以后我能常来看看。”

  松江素来享有“税赋半天下”“衣被天下”之美誉,承载着加工工业遗存与“鱼米之乡”的地方记忆。明朝起,松江成为漕粮主要来源地与储存地,也是苏浙一带粮食的主要集散地之一,形成独特的粮食文化。南门粮库一带傍运河、依良田,粮食及与粮食有关的营生就成为这里长久以来的产业支柱。

  曾荒废多年的老粮仓,如今改造更新为文化创意园,一时间,“云间粮仓”成了松江*潮打卡地,也是上海郊区城市更新的一个生动样本。

  用不着弄花花草草,郊区不缺绿化,这些老粮仓是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也有可观的改造空间

  一批是设计师。为了打造独一无二的郊区景观,八号桥集团请设计师来这里找灵感。设计师曹刚来回转了几圈,抛下一句话:“用不着再弄什么花花草草,老粮仓就是*好的景观!”

  八号桥集团董事长鲍炳新听懂了。当初项目组在松江找地块时,松江区投促中心推荐了七八处老厂房,实地踏勘后,他们一眼相中松汇东路的南门粮库,“那一排排老粮仓极具年代感和沧桑感”。

  松江是江南储粮重地,米业兴旺,漕舟云集,水运繁忙。新中国成立以后,这里承担粮食储存的重任。20世纪5090年代,南门粮库、松江米厂、松江面粉厂、松江县配合饲料厂相继建立。如今,南门粮库虽废弃多年,所幸,那些几乎与新中国同龄的“万担仓”被完好地保留下来,设计师觉得,老粮仓就是这里的主角,“郊区不缺绿化,这些老粮仓是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也有可观的改造空间”。

  一批是清运工。“接手的时候,这块地方已荒废2年了,杂草丛生,留下一大堆垃圾和杂物。”云间粮仓总经理金旭辉记得很清楚,8吨的清理垃圾车开进园区整整拉了1700多车,前后一个月才清理干净。

  一批是老职工。高矗的筒仓仿佛在讲故事,*精彩的故事就在老职工的记忆里。那一天,松江区原副区长山兆辉,原松江县(区)粮食局、原南门粮库、松江米厂、松江面粉厂一批老领导、老职工们被请到云间粮仓,回忆的闸门一下子打开了。

  1949年5月,松江解放,当时云间粮仓是苏南行政公署的所在地。专署粮食局所建的粮库和中粮松江公司*一粮库在1953年4月合并后称“南门粮库”。“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住所靠近粮库或是在粮库工作,就意味着一家老小不会受到饥饿困扰,这是让人羡慕的工作。”王晓枫说。

  有人带来珍藏多年的老物件和老照片。“你看,这就是当年的土圆囤。”原松江区粮食局办公室主任汪昔磊指着老照片回忆。那个年代,粮食问题关系着生存问题,粮食的保管至关重要。南门粮库主要用作粮食收购、存储、加工。当年技术落后,农民交粮、粮食搬运、职工收发货全凭体力。

  汪昔磊1979年就在这里工作了。“我*初工作的松江油脂化工厂在通波塘的西面,那时每天要过桥,来到通波塘的东面松江米厂,就是现在云间粮仓所在地。”他说的河西,如今建起一大片安置房,他旧时记忆中的粮仓旧厂也随之消失。可是河东的规划不一样,听说老建筑要保留下来,他兴奋地把档案材料都整理出来,“我会积极配合你们改造更新工作。”

  产权难题、修缮难题、招商布局难题,老照片上的粮仓简易、流畅,但老粮仓改造却没那么顺畅

  老照片上的粮仓简易、流畅,如一首诗,老粮仓的改造却没那么顺畅,遇到三道难题。

  *一是产权难题。双排八筒的灰白粮仓曾经辉煌,而现在施工队伍面前的却是个破败不堪的园子,周边居民说得更直接:“我们就住在一个大垃圾场边上。”

  如果说,南门粮库前半段历史是丰足,后半段则是萧索。据老职工回忆,1998年后,南门粮库的功能逐渐淡化,衰落的步伐不断加速。后来,粮仓被分给100多个小业主,一个大粮仓里混杂着五金、仓储、广告等好几种业态,经营混乱,再后来,这些小业态也萧条了。

  项目推进过程中,老粮仓的产权问题成为一道坎。由于该地块45%的股权在11个小股东手上,股东意见一时难统一,项目没法注册。为了让项目顺利落地,半年里,松江区投促中心协调各方,*终在国资、财政、中山街道、区商发公司等多个单位共同努力下,解决了项目注册落地问题,区里还把办公桌搬到项目现场,积极协调区建管委、区建交委、市场监管局、经委、文化旅游局等部门,及时解决项目改建推进过程中碰到的各类难点和问题。

  第二是修缮难题。1700多车垃圾清除后,南门粮库的原貌出来了。可是如何修旧如旧,让破败的老粮仓苏醒?

  金旭辉说,*初想添个云廊,悬跨在粮仓屋顶上,人们可以漫步。听起来很浪漫,但设计师不建议这样做。

  “粮仓才是整个项目的主题和背景,应该占C位,朴素地保留原来的东西。”曹刚曾考察过威尼斯的建筑,当地的旧城改造注重保存历史,比如维罗纳一个酒店要保留墙面上的壁画,斑驳的壁画只剩了三分之一,他们就直接呈现原始裸露的水泥墙面。“这在我们这里是不可想象的,惯常的做法就是把缺失的部分画上去,可效果大打折扣”。后来项目组改了方案,不加云廊,而是突出老粮仓屋顶的青瓦、红瓦,从空中往下看颇有味道。粮仓内部也采用同样原则,桁条依旧是那根桁条,立柱也依旧瘦削颀长,照明的灯罩还是瓜皮帽模样,只是灯泡改用环保低耗的灯具。

  第三是招商布局难题。从云间粮仓东门步入园区,跃入眼帘的是很大一片空场,据说以前是晒谷场,视野很好。有家餐饮店抢先签下广场中央这个位置。

  “这是搞活动*好的地方,怎么能放饭店呢?”很快,饭店项目暂停,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造型独特的公共雕塑,来自上海双年展的当代艺术装置《为伊唱》,小朋友形象地称之为“可爱多”。创作者郑波说,“这个雕塑蕴含着表达诉求、为不同群体发声的意义,传达出多元、沟通的理念。”云间粮仓开放后,这里成了游客*喜欢、人流*密集的地方。

  当然,园区没有刻意拒*餐饮等业态,而是精心布局选址。一家叫“古仓”的创意餐饮就相中云间粮仓,选择在松江开出上海首店。1100平方米的空间将工业风与洞穴风结合,很多年轻人专程从市中心赶来排队拔草。5月开业后迅速跻身大众点评上海创意菜热门榜榜首,成为松江颇具人气的网红打卡点。

  啤酒阿姨也在云间粮仓找到落脚处,把啤酒文化博物馆开进“苏式仓”,这也是她在上海开的*大一家店。在这里,可以品尝来自世界各地的近万种啤酒,了解精酿啤酒的酿造过程、发展演变,还能亲眼看到啤酒原料、酿酒设备、灌装设备、包装以及啤酒衍生品。“精酿啤酒和老粮仓的气质很搭。”啤酒阿姨说。

  云间粮仓被评为市民“家门口的好去处”“夜游上海好去处”,居松江文化艺术热门榜*一名很久了

  云间粮仓一落成,就成了郊区网红。百年粮仓修旧如旧,外部依旧是复古工厂风,富有沧桑感;内部却蝶变重生,另一幅现代模样。

  昔日,农民交粮船的船舱直接对准吸粮口,然后运到中转房,*后到仓库。如今临河的“吸粮房”变成且过亭茶空间。临河独栋古色古香的两层小白楼,三两好友小聚,伴着清雅音乐,闻香品茗。

  房式仓里开了个艺术家工作室,简易仓则变身*潮的民宿。苏式仓俗称“万担仓”,是一种散装粮平房仓,作为新中国成立后苏联的援建项目,是中苏友好的产物,在全国已不多见。云间粮仓现存数十座完好苏式仓,经过更新改建,有的做了画室,有的作为展馆、剧场。比如“水城意象陈變君、陈颖油画展”“行迹汪家芳画徐霞客游记展”“风雨故人来陈佩秋文献作品展”等活动在这里陆续上演。来观展的人很多,记者问一位从杨浦赶来的市民感受如何,他反问道:“能在老粮仓里看展品茶,不是更有味道吗?”

  高24米、直径5.5米的八栋筒仓是云间粮仓的标志性景观。原来这里是供松江面粉厂存储原料的,现在披上巨幅筒仓涂鸦《稻田守望者》4位宇航员行走在稻田中,手持水稻,仰望星空,蕴含的是松江大米航天育种的主题。创作者涂鸦艺术家施政说:“我画的是浩瀚星空,宇宙中有无数的星星,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颗闪亮的星。为了与云间粮仓的调性相符,稻穗元素是必不可少的,也象征着丰收。”

  老照片上的土圆囤,是1971年为响应“普遍建设谷仓、建设战备仓”号召,一把泥一把草建起来的,每个土圆囤内径8米,可存粮一百吨。王晓枫回忆说,当年非洲国家的专家还专程跑来这里学习如何建土圆囤。现在土圆囤消失不再,原址处新崛起一个大运动场。全国*大的洛克公园篮球馆落地于此,在这里进行青少年培训、承办各类赛事,并邀请职业联赛专业球员举办体育活动,成为球迷一大“打卡地”。

  这里也闪动着科创之光。松江县配合饲料厂旧址处一座院士楼拔地而起。当初,云间粮仓项目是由18位中国两院院士启动的。这里不定期邀请两院院士举办讲座沙龙,两院院士艺术馆展出百余幅院士书画作品,呈现科学与艺术的魅力。

  人们在这里触摸到老粮仓的历史,也翻开更多松江历史。明末徐光启代表作《农政全书》在此刊印;西晋文学家、存世*早的书法真迹《平复帖》作者陆机曾在此定居;如今陈列在松江博物馆的《重修普照寺碑记》发掘于此;中国*早的兵工厂“上海洋炮局”在粮仓附近设立;康熙皇帝两次下江南,都曾在此登岸;民国著名诗人戴望舒在这里写下代表作《雨巷》。

  “松江自宋代便有市集,诞生时间早、规模大。”金旭辉说,基于这个考量,园区在运营上特意策划了文创市集,打造“云府游园会”品牌,试图通过汇聚长三角的优秀文创、非遗、手造资源,搭建孵化和培育更多优秀原创工作室、匠人、设计师、高校学生的市场化平台。附近松江大学园区的学生们常常乘地铁来这里找灵感。

  改造后的云间粮仓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受益*大的是附近居民。晚上7时,园区里依然热闹,人们在这里徜徉。附近居民说,云间粮仓被评为上海市民“家门口的好去处”“夜游上海好去处”,已经在松江区文化艺术热门榜霸榜*一名很久了。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sjcfw.com.cn/index.php/post/3156.html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上海市委员会 上海市监察局

######上海市委员会 上海市监察局

  按照市委统一部署,市委第三巡视组于2020年5月21日至7月24日对松江区进行了巡视,并于2020年9月9日反馈了巡视意见。根据党务公开原则和巡视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巡视整改进展情况予以公布:   一、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把巡视整改落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   松江区委把抓好巡视整改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试...

中南高科·上海松江智造产业园

中南高科·上海松江智造产业园

  园区位于上海松江G60科创走廊东部,国家级松江经济开发区内,毗邻闵行开发区、漕河泾开发区和松江大学城,共享大虹桥商务区与自贸区双中心。区域有数十家世界500强企业,其中味千拉面、富士达电梯、瑞士明治巧克力、日本资生堂日化、日本味之素等企业与项目紧邻。紧靠沪昆高速(G60)、沈海高速(G15)新桥出口,快速对接S32申嘉湖高速、S4沪金高速通过沪闵高架新桥延伸段,轨交9号线号线与市区快速对...

中南高科上海松江智造产业园

中南高科上海松江智造产业园

  园区位于上海松江G60科创走廊东部,国家级松江经济开发区内,毗邻闵行开发区、漕河泾开发区和松江大学城,共享大虹桥商务区与自贸区双中心。区域有数十家世界500强企业,其中味千拉面、富士达电梯、瑞士明治巧克力、日本资生堂日化、日本味之素等企业与项目紧邻。紧靠沪昆高速(G60)、沈海高速(G15)新桥出口,快速对接S32申嘉湖高速、S4沪金高速通过沪闵高架新桥延伸段,轨交9号线号线与市区快速对...

中南高科松江智造产业园

中南高科松江智造产业园

  声明:,,,。详情   中南高科松江智造产业园位于上海市松江新桥,总建筑面积52000,总占地面积30000,共计房屋95户。   松江区车墩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赵飞虎诊所,东开医院,好药师大药房(仙灵药店),上海余天成药业连锁有限公司车墩药店,上海新敦邀懂放门诊部,好药师大药房(仙康药店),上海庄阿寿口腔诊所,松江区车墩镇社区卫生服务全几犁中心祥东卫生室,好拘懂...

中南高科松江智造产业园【地址】松江经济开发区东区书崖路168号(松江近闵行)

中南高科松江智造产业园【地址】松江经济开发区东区书崖路168号(松江近闵行)

  智房网楼市资讯名盘导购上海上海松江 中南高科.松江智造产业园【地址】松江经济开发区东区书崖路168号(松江近闵行)   中南高科.松江智造产业园【地址】松江经济开发区东区书崖路168号(松江近闵行)   2019-05-22 21:48:56   中南高科.松江智造产业园销售中心:转51924 独栋商业别墅火热销售中!全新104地块标准多层厂...

中国商飞与G60产业链合作共造大飞机产业链

中国商飞与G60产业链合作共造大飞机产业链

  中国商飞与G60产业链合作,共造大飞机产业链   2020-06-18 10:34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今日上午,中国商飞·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产业链合作大会在上海松江召开,围绕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和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为载体,共造大飞机产业链,共推民用飞机产业项目建设,...

中国商飞与G60科创走廊共筑大飞机产业链

中国商飞与G60科创走廊共筑大飞机产业链

  6月6日,2020年度长三角三省一市主要领导座谈会期间,“中国商飞与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战略合作”作为重大项目进行签约。   在战略合作指引下,双方的实质性举措“紧锣密鼓”跟进。6月18日上午,中国商飞·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产业链合作大会在上海松江召开,围绕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和加快大飞机国产化进程,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为载体,共建大飞机产业链,共同开展大飞机“硬科...

中国生物医用材料领军企业登陆科创板昊海生科挂牌上市

中国生物医用材料领军企业登陆科创板昊海生科挂牌上市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日,中国生物医用材料领军企业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昊海生科”,股票代码“688366”)在科创板挂牌上市,成为首家“H+科创板”生物医药企业。上海市松江区委*程向民、上海市松江区委副*、区长陈宇剑等嘉宾以及昊海生科高管及员工代表出席了上市仪式。在截至目前的已受理和已挂牌科创板医药企业中,昊海生科2018年营业收入及利润均排名*一。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