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成绩全国罕见”《人民日报》今天刊文赞松江“土地账算得精”
松江上半年签约及开工的先进制造业项目投资总额超过600亿元,1-6月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高达284%,且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
对于今年上半年松江取得的傲人成绩,今天出版的《人民日报》8版刊登了《上海松江土地账算得精》一文予以介绍,并给出了“如此成绩,全国罕见”的评价。
养“公鸡”一次性赚大钱,还是养“母鸡”持续下蛋上海松江土地账算得精
6月底,海尔集团与上海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规划在松江区投资建设上海区域总部暨“产城创”上海基地,至此,上海松江区上半年签约及开工的先进制造业项目投资总额超过600亿元。根据统计,今年1-6月,松江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高达284%,且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
这一成绩的背后,有松江一本独特的“土地账”:去年起,土地减量化出来的经营性用地指标,不急着开发房地产,而是2/3用于发展先进制造业;甚至通过规划调整,直接将1000多亩房地产用地变性为工业用地。
然而,房地产用地出让价格每亩3000万元左右,工业用地每亩仅100万元,落差如此悬殊,松江政府为何要做“亏本”买卖?
“这就好比‘公鸡’与‘母鸡’的关系。房地产是‘公鸡’,只能一次性消费;实体经济则是‘母鸡’,可持续‘下蛋’。”松江区委书记程向民认为,房地产对经济发展有阶段性作用,但政府过于依赖房地产经济,会造成区域内人口过密、配套不足、交通堵塞等“城市病”。
此外,作为上海制造业发展的主战场,松江也面临转型。“我们以土地要素供给为抓手,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实现经济‘脱虚向实’,转型升级。”程向民说。
借助工业用地供给增加的发展机遇,松江开始布局“G60科创走廊”,因为G60高速松江段40公里沿线%的工业产值。去年上半年开始,松江沿G60两侧规划了以临港松江科技城为龙头的“一廊九区”,各板块之间错位发展、功能互补,精准定位机器人、智慧安防、新能源、新材料等“6+X”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推动“松江制造”迈向“松江创造”。
土地要素的供给,让松江很快尝到了甜头。
截至今年5月底,松江新增90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新增创新创业市场主体3.19万户,培育扶持双创项目234个。同时,一批重大新设备、新产品涌现:正泰集团投入生产我国首台套国产化光伏生产设备,超硅半导体300毫米集成电路用晶体生长系统下线,豪威半导体建成全球首条12英寸硅基液晶显示芯片封测生产,中国头部台小型便携式质谱仪在启迪科技园诞生。
算术做得好,发展势头足。今年上半年,松江实现地方财政收入超过127.7亿元,同比增长30.1%,增幅位居上海各区之首。有了信心,松江进一步自我加压,上海制造业“十三五”规划提出,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保持在25%左右,松江却上调目标,提出“制造业占GDP比重超50%、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总产值超25%”。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