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在申城|松江区:聚焦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共筑科技创新策源地
贯穿长三角一市三省九城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已成为上海科创中心和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两大国家战略的交汇点;G60科创走廊策源地松江,作为上海的西南门户,更是处处涌动创新热潮。7月25日,“高质量发展在申城”系列市政府新闻发布会第三场来到松江,举行“强化策源功能 共育科创生态”松江区专场。松江区委*程向民介绍松江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关举措。松江区副区长周诚、副区长刘福升、副区长陈容共同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近,位于松江的G60脑智科创基地取得脑科学领域引领性成果,发布世界首套猕猴大脑皮层单细胞空间分布图谱。这是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国家战略牵引下,松江着眼“从0到10”全过程创新、共筑科技创新策源地的生动缩影。
“松江今年R&D投入强度预计超过7%,其中88%的研发投入来自市场主体。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数达到1056家,位列全市第二。”程向民在发布会上介绍,加快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
其中,在强化科技创新方面,松江着力打造科技创新共同体,G60脑智科创基地实验动物中心启动试运行,上海低碳技术创新功能型平台成功跻身国家实验室行列。体细胞克隆猴、大硅片、光刻胶、新型航空发动机等重大自主创新成果持续涌现。
在强化制度创新方面,松江率先建立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一网通办”机制,实现九城市89个综合服务通办专窗全覆盖,跨区域可办理事项数量已经超过178项,跨区域办件累计突破100万件。同时,实体化运作国家级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运行G60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协作中心,启用G60职工科创成果发布交易中心,连续举办五届G60科技成果拍卖会,成交总额近180亿元,交易总额年均增长率达155%。
程向民介绍,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共建世界级产业集群,松江着眼于以下三个方面:
推动16个G60产业联盟、11个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常态化开展要素高效精准对接。九城市为中国商飞大飞机产业链提供合格和潜在供应商增幅超过40%。强化信创、金融、设计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赋能作用,加快建设G60商用密码产业园区、云汉芯城等B2B服务平台。
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6+X”战略性新产业,集成电路领域已形成从设计、制造到封测的完整产业链,聚集重点企业121家。人工智能领域聚集科大智能、库卡机器人等人工智能企业约842家。生物医药领域集聚相关企业2952家,引进培育复宏汉霖、同联制药、昊海生科、新开源等重点企业。
打造低轨宽频多媒体卫星“G60星链”,实验卫星完成发射并成功组网,未来将实现一万两千多颗卫星的组网。腾讯G60智算中心、上海市级算力中心项目落地松江,将加快算力、算法、数据融合应用,为国内AI大模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高质量发展的目的和落脚点是人民的高品质生活。程向民介绍,今年以来,松江启动各类投资项目462个,总投资额超1100亿元。
在市民关心的交通方面,为强化“松江枢纽”门户功能,松江高质量建设9台23线高铁客运和多式联运现代物流复式枢纽,客运枢纽将于2024年底通车。加快推进轨交12号线西延伸、沪松公路快速化等重大项目建设,深化“四网融合”综合交通体系建设。
提升公共服务能级方面,“十三五”以来,松江共新建、改扩建学校115所,交大医学院松江研究院、区公共卫生中心新址等开工。
此外,松江着眼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积极探索超大城市乡村振兴之路。松江农业绿色发展指数位列全国*一,粮食亩产、绿色产品认证率连续多年位列全市*一。松江大米、松林猪肉、仓桥水晶梨、浦江大闸蟹等已成为上海市民餐桌上高品质农产品。
新民晚报记者 杨洁 实习生 陈佳琳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