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松江厂房仓库行业信息 > 正文内容

近十年上海市工业遗产保护情况初探

  上海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自20 世纪末苏州河两岸艺术仓库改造开始,上海市工业遗产的保护再利用工作开始不断深化和拓展。截至十年前,上海对于工业遗产的保护再利用已经积累一定的经验。

  上一个十年,上海工业遗产的保护再利用主要集中在数量的调查和创意产业园区的开发上,一方面,对于上海工业遗产的类型和数量已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 另一方面,也开展了较多工业遗产再利用实践,其中包括苏州河两岸仓库的再利用更新等。

  近十年来,上海的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在早年研究实践的基础上取得了更为丰富的成果,本文将从学术研究领域、政府政策领域和再利用实践三个方面,对近十年上海工业遗产的保护情况进行简单的探讨。[1][2][3]

  对于上海工业遗产在宏观层面的梳理和研究,在上一个十年已经有较为全面的总结,近十年来,上海对工业遗产的研究向更为细化的层面深入。

  其一,上海工业遗产的研究出现“区域化”的趋势,研究的关注点开始向某个工业遗产较为集中的区域进行深入的探索,如杨树浦地区、徐汇滨江地区等。

  其二,工业遗产的研究趋向“分类化”,包括对不同工业类型进行细化分类研究,对不同使用功能的工业遗产进行分类研究,对不同或特定结构类型的工业遗产分类研究等。此外,也开始“专一化”的研究,专注于某一企业、工厂进行深入探索。[4]

  上海在工业遗产方面的研究,在早期更加专注于单一的工业建筑层面,上一个十年,对于工业遗产的研究多集中在“工业厂房”、“工业建筑”等关键词,近十年来,研究则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一方面,工业遗产的研究更加注重整体性,不仅专注于区域内的工业建筑,也会考虑到工业景观及工业遗产在当地社区的影响力和适应性。

  另一方面,上海在工业遗产的研究角度上也更加丰富,除却传统工业建筑层面外,也开始向工业建造技术、工业生产技术、工业文化认同等各个方向拓展。整体上,上海工业遗产的研究呈现出更为多样化的尝试。

  上海在工业遗产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具有前沿性。由于上海的工业遗产基数大且类型丰富,近十年的研究开始朝细化和多元化发展。

  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十年上海对于工业遗产的研究依旧集中在上海市中心城区的建国前工业遗产,对于上海郊区的乡镇企业乡镇工厂和建国后文革前的工厂,虽然开始逐渐涉及,但尚处于研究初期。

  2.1.1 文物保护点的增加及升级

  据《上海市文物保护条例》中的规定:上海市的不可移动文物根据其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可以依法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由区、县人民政府文物行政管理部门予以登记,并公布为文物保护点。保护等级由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文物保护点逐次递减。

  2007年至2011年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 “工业遗产”的概念作为专题被正式列入文物普查中,作为不可移动文物专门的一类列出,得到较高关注。

  十年来,随着文物保护工作的深入,大量的老厂房、仓库、码头、工业设施等被新增为不可移动文物。如华丰纱厂、大中华纱厂旧址、民生港码头、上钢十厂冷轧带钢车间旧址等,在2014年4月4日被公布为上海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部分原本已有文物身份的工业遗产,因其价值较高、保存较好,保护等级得到提升。如杨树浦水厂于2013年由原先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提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工部局宰牲场旧址、上海造币厂于2014年4月4日,由原先区级文保单位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等。

  此外,也有一些原本有身份的工业遗产或因保护不当,或因再利用需求等原因,被取消文物身份,这其中包括上海长途电话局旧址、英商怡和纱厂旧址、日商上海纺织株式会社旧址、英商正广和仓库旧址等。

  2.1.2 文物保护单位及文物保护点的保护情况

  从调研现状看,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及以上的文保单位整体保护情况较好,但其中沿用和改造为博物馆的数量占到50%,再利用模式较为单一,这也与文物等级较高需有文物保护条例等相关法规的约束相关。如上海邮政总局旧址即将部分区域转换为邮政博物馆,四行仓库做四行仓库抗战纪念地博物馆。

  文物保护点由于本身身份较低,相对保护情况较差,受破坏的情况也较为严重。

  2.2.1 上海市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中的工业遗产

  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由上海市政府颁布的《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提出,以利加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护,风貌区与优秀历史建筑由规划管理部门负责规划管理,房屋行政部门负责保护管理。

  自1989年起,先后有5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单公布,*一批优秀历史建筑公布时间为1989年,第二批1994年,第三批1999年,第四批2005年,第五批2015年。

  上海市政府在2015年公布了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在新增的426处优秀历史建筑中,涉及工业建筑有20处,占约4.7%,从数量上看,较前四批优秀历史建筑更多。

  从遗产的类型来看,前四批优秀历史建筑中将关注点更加聚焦于于厂房和办公楼,*新一批优秀历史建筑中的工业建筑在遗产的类型分布上则更加多元化,在各遗产类型均有涉及。

  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的整体保存情况较非优秀历史建筑身份的文物保护点情况较好,在五批优秀历史建筑中的64个工业建筑中,出现了较为多元的再利用模式,其中10处改造为博物馆,10处改造为创意产业集聚区,8处做商务办公用途,8处做商业用途。

  由于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规范相较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规范较为宽松,在建筑功能置换上能够做出更多的尝试。如上海飞机制造厂修理车间旧址改造为余德耀美术馆,北漂码头旧址改造为龙美术馆,南市发电厂改造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均是上海工业遗产改造的代表性的案例。

  2.3.1 上海市风貌保护街坊中的工业遗存风貌街坊和工人新村风貌街坊

  上海市对于工业遗产的保护,就不可移动物质遗存方面而言,已经从单体建筑逐渐向整体区域保护的方向开始发展,从单一的工厂类型的保护,向具有工业风格特点的社区、地段进行了扩展。

  2013年,上海市规划国土资源局会同上海市房管局、上海市文物局,组织开展“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对象扩大深化研究”,以利完善上海风貌保护体系,将具有风貌特色和历史价值的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尽可能纳入法定风貌保护体系。

  在此次工作中,*终得出134条推荐风貌保护街坊及20条推荐风貌保护道路的研究成果。

  2016年1月23日,上海市政府公布*一批风貌保护街坊119条。在街坊类别中,“工业遗存风貌街坊”和“工人新村风貌街坊”作为风貌保护街坊的两个类别被提出。

  在上海市风貌保护街坊中,工业遗存街坊共有29处,工人新村风貌街坊3处。其中杨浦区分布*多,静安区、黄浦区也分布较多。

  2.3.2 工业遗产相关风貌街坊的保存情况

  将工业遗存风貌街坊和工人新村风貌街坊单独列为一类,可以看到政府对工业遗产的重视,在保护规划的制定中,风貌保护街坊的设立对该区域工业风貌的保存起到一定的制约和规范作用。

  当然,目前仍存在风貌保护街坊在管理执行过程中存在规划不细致、执行不到位、管理不完善等问题,在工业特色地段的保护上仍待进一步深化。

  在近十年中,可以看到上海政府加大了对于工业遗产的关注度,不仅是文物管理部门,规划管理部分、房屋管理部门都对工业遗产的保护提出了相关的保护性政策。

  同时,在关注工业遗存建筑单体的同时,政府也开始关注工业遗存的整体保护,工业遗存风貌街坊和工人新村风貌街坊的公布则是这一转变的体现。

  总体来看,这些政策的颁布和实施,对于上海工业遗产的保护均具有较为积极的作用。

  上海自20世纪末苏州河两岸艺术仓库改造热潮开始,工业遗产的再利用已经经历了20多年时间。近十年来,上海在工业遗产的再利用方面进行了更为多元化的尝试,2010年上海世博会召开,世博园区规划建设对园区范围内工业遗产的适应性再利用进行了多方面的实践。

  此后,随着徐汇滨江、杨浦滨江、浦东滨江、北外滩地区的滨水开发再利用不断完善,黄浦江滨江两岸的滨江工业遗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保护更新。

  除沿黄浦江沿苏州河的工业产房再利用外,上海市各区县,尤其是在工业厂房集中的杨浦区、虹口区、静安区北部(老闸北)等地区,工业遗产也出现了较多保护再利用的实践。

  3.1.1 上海工业遗产的使用功能分类

  通过现场调研,参照前人研究,将上海市工业遗产的使用功能分为功能沿用、功能置换和闲置三类,工业遗产的保护再利用则基本集中在功能置换这一类中,再利用的模式则包含有博物馆、创意产业集聚区、商务办公、商业、住宅、景观绿地等途径。

  其中,黄浦区、静安区、普陀区由于苏州河或黄浦江流经该区域,滨河滨江工业遗产较多,开发较早,整体再利用水平较为成熟。杨浦区本身的工业遗产基数较大,但杨浦滨江及杨浦区仍处于进一步开发再利用阶段,目前该区域工业遗产多处于功能转型的过程中。

  同理,徐汇区滨黄浦江地区、静安区老闸北区域工业遗产分布较为密集,但由于也处在开发阶段,部分工业厂房处于被征收还未被利用的阶段。

  近年来,上海对于工业遗产的改造再利用进行了更加丰富的尝试。在对象方面,不再局限于建筑单体本身,由传统保护模式单体保护的模式,向工业遗产的“大遗址保护”转变;[3]在工业遗产的开发再利用上,更加注重工业建筑本身的价值,向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1. 再利用方式的多元化:上海国际时尚中心

  上海国际时尚中心位于杨浦区杨树浦路2888号,*早为1921年兴建的日商裕丰纺织株式会社,后为上海第十七棉纺织厂,占地面积约9万平方米。厂区内的锯齿形厂房,保存完整,为其中*具代表性的工业建筑。

  改造后的第十七棉纺织厂将功能定位为符合现代生活的时装秀场、商业空间和休闲餐饮空间。改造后的上海第十七棉纺织厂基本上保持了原有建筑的风貌特征,基本保证了外立面风格不变,延续了工业遗产原有的风貌和韵味。改造后的厂房以时装为主题,也可以看作是原本的纺织功能的延续,这种再利用模式也为上海工业建筑功能置换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2. 注重与当地社区的融洽度:虹口德必运动LOFT

  位于上海市虹口区柳营路8号的虹口德必运动LOFT,原为上海华东电焊机厂,兴建于上世纪50年代。园区初电焊机厂原有厂房外,亦留有上世纪初的四明公所北厂旧址,具有里弄工厂的建筑特色。

  上海德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获得该厂产权后,将该厂打造为“运动+办公” 主题文化创意产业园,其中的单层厂房空间内设有羽毛球馆、篮球馆等运动场馆,同时配套自行车俱乐部、运动品售卖及部分餐饮商业。

  创意园周围紧邻“花园城”、“ 同心城”、“ 掬水公寓”等高密度居住小区。园区内的运动场馆除对办公人员免费开放外,也对公众全天开放,内部运动场所收费开放。

  对应周围密集的居住区域,与周围社区形成了很高的融洽度,成为周边居民体育锻炼的*佳场所。[5]在提供产业办公的同时,也提升了当地社区的整体活力。

  3. 与景观开发相融合:杨浦滨江公共空间示范段

  杨浦滨江公共空间示范段全长约2.8公里,地理区位为通北路至丹东路段黄浦江滨江地区,2017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杨浦区黄浦江滨区域留存有大量的工业遗存,包括杨树浦水厂、瑞融船厂以及各类厂房、仓库、码头等。

  景观设计采用“有限介入、低冲击开发的策略,在尊重原有厂区空间基础和原生形态的基础上进行生态修复改造”,保留了该区域原本的地貌状态,同时加入工业特色的景观构筑物,使之形成工业特色的景观环境,延续了该区域原有的工业遗风。

  在涉及到杨树浦水厂区域的公共空间贯通上,利用水中的基础结构作为栈桥的结构基础,实现了断电贯通,也保证了水厂的正常运作。[6]相较于早期滨江景观的设计,更注重工业氛围的营造和工业地段整体空间价值的保存。

  3.2.2 保护再利用过程中的不理想情况

  当然,上海工业遗产的保护情况,并非只有积极的一面,由于缺乏相应的保护管理规范,为适应改造后的使用需求,在改造过程中对原有工业遗迹进行较大程度的破坏,忽视工业遗迹的价值情况较为普遍。

  同时,而出现一些在规划阶段较为成功,但后续经营不成功的情况,这些工业遗产在经过功能置换后未能达到预期效果,*终导致工业遗产在再利用后又再次陷入废弃的状态。[7][8][9]

  杨树浦路2200号,原为慎昌洋行堆栈,1921年扩建为慎昌洋行杨树浦工场,解放后隶属上海锅炉厂,1980年从上海锅炉厂独立,成为上海电站辅机厂东厂区。[6]

  2004年台湾建筑师登琨艳在此创立“上海滨江创意产业园区”,重新规划厂区内的使用空间,将原有的厂房改造为集合剧场、画廊、工作室及消费场所的多功能创意产业园区。[7]

  “上海滨江创意产业园区”的开发虽然得到上海杨浦区政府的支持,但由于场地出租方上海电辅机厂长期不提供园区产权证和租赁凭证,导致入驻园区的公司一直无法在园区注册,同时,部分厂房在一段时间内再次投入使用,对园区环境造成较大影响。*终设计师登琨艳于2010年12月31日迁出园区。

  电辅机厂东厂全厂现均处于闲置状态,原有创意园区破败不堪。“上海滨江创意产业园区”虽然在规划设计阶段提出了较为合理理想的模式,但在执行管理上存在断层,*终导致老厂房再利用的失败。

  园区位于淮海西路570号,原为上钢十厂冷轧带钢车间旧址,2005年初改建为上海市城市雕塑艺术中心,后于2006年进一步开发成为“红坊创意产业园区”。[8]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合理的室内外空间布局,多重业态融合交替的运营方式,以及独特的开放空间景观,在开放的十多年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2014年4月,宝钢集团因经济原因,通过招拍挂形式将红坊项目所在地由工业用地变性为文化、商业、办公用地,同年6月将该地挂牌出售。2014年11月,福建融侨集团竞得该地块, 2017年6月“红坊”正式关闭进行园区升级改造。[9]

  目前“红坊”内除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上钢十厂冷轧带钢车间被保留外,其他空间均已拆除。据悉,未来红坊将新建12万平方米新空间,打造“以文化、艺术、商业为主题的综合社区”。产权易主后的红坊将面临重新的规划设计,对于能否保持工房原有工业遗产价值将是一个挑战。

  除上述两例外,仍存在一些再利用不理想的情况,造成这些产业园区*终衰落的原因则不可一概而论,在设计、规划、管理等各个阶段的失误都会造成工业遗产再利用进入不良局面。

  一方面,在规划阶段,设计方没有明晰遗产价值,会造成再利用的定位和方向的偏差,导致遗产本身的价值受到破坏;

  另一方面,在运行过程中,缺乏妥善的管理,无法平衡遗产价值与商业产值,带动区域活力的提升,也会对遗产的延续产生影响。

  近十年来,上海在工业遗产的再利用趋于成熟。作为早期工业遗产改造再利用的创意产业集聚区模式,在近十年的再利用进程中开始暴露出一些问题,有规划层面的失误、管理层面的漏洞,也有资金方面的缺漏。这也促进了创意产业集聚区向更加成熟的方向发展。

  近年来,诸如德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八号桥集团、创邑SPACE等的开发商开始介入,为上海工业遗产的再利用提供了较大资金支持和较为成熟的管理模式。当然,也因警惕开发商造成工业遗产再利用模式的单一化、商业化趋向。

  工业遗产的再利用整体呈现出更为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并且更加注重原有工业价值的阐释。除却传统的博物馆模式外、创意产业集聚区模式外,开始尝试更多的其他模式开发,如作为商业空间的再利用,保证了区域的商业产值也延续了工业遗产的价值。

  在注重工业遗产本身的价值阐释和功能需求的同时,也开始结合周边环境,考虑当地社区需求,提高空间的开放程度,与当地社区保持良好的融洽度。

  此外,在工业遗产的保存上,不再只注重于单体工业建筑的保护,对于厂房分布密集的区域,如徐汇滨江、杨浦滨江地区,更加注重整体性的保护和整个工业锈带整体记忆价值的延续。

  自2010年上海世博会召开至今已近十年时间,上海对于工业遗产的保护无论学术领域还是社会舆论,都得到了较大的关注,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逐步优化和深入。

  但在对工业遗产解读和阐释愈发多元化和同时,仍然不足之处,在学术研究领域,尚未对郊区工厂进行较深入的探讨;在保护政策方面,上海目前仍没有针对工业遗产专门的相关评定标准和保护规范,在价值阐释方面仍存疑点;在再利用方面,如何保证在满足商业利益的同时能够传承工业时代的精神价值,提升当地社区的活力,依旧需要不断协调和解决。

  工业遗产作为较为特殊的遗产类型,并不能以传统古建筑的保护方式进行保护,反而更应注重其在原始功能废弃后的功能转换过程。对于步入后工业时代的上海,如何在城市的发展和工业遗产的保护找到平衡,依旧需要长期思考和实践。

  ※ 本文已发表于《工业建筑》2019年第49卷第7期,所列统计数据截止2018年9月。

  吕建昌.近代工业遗产保护模式初探[J].东南文化,2011,04:14-19.

  袁静.工业遗产建筑再利用的探索——从上海第十七棉纺厂到上海国际时尚中心[J].建筑技艺,2017,041:114-115.

  段巍,崔华. 功能置换——登琨艳设计的上海滨江创意产业园[J]时代建筑,2007,第1期:62-67.

  张松.上海黄浦江两岸再开发地区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再生[J]城市规划学刊,2015,222(2):102-110.

  徐全.废弃厂区的景观再生——以上海红坊创意产业集聚区为例[J]园林,2016,第8期:44-49.

  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上海工业遗产实录[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上海市杨浦区文化局,上海市杨浦区档案局. 杨树浦历史变迁[M].上海:上海书局出版社,2015.

  黄磊.城市社会学视野下历史工业空间的形态演化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8.

  黄琪.上海近代工业建筑保护和再利用[D].上海:同济大学,2008.

  原作设计工作室.杨浦滨江公共空间示范段[EB/OL]. 2018-04-19.

  张靖欣. 上海“红坊”将变文商办综合体 建筑面积达12.5万㎡[EB/OL]. 2017-06-26.

  发布于 2020-10-22 10:18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sjcfw.com.cn/index.php/post/7337.html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虹桥天地

虹桥天地

  虹桥天地办公楼内共有四幢写字楼楼,严格按照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LEED认证标准建造。其中主要的三栋楼位于项目北地块,一栋位于南侧地块。首创的“展示办公”概念将顶尖的建筑设计与现代化的结构融为一体,使企业同时兼具办公及产品展示的双重功能,在满足企业日常办公需求的同时,挖掘项目客群需求,整合企业办公、文化展示、特色产品陈列、业务洽谈等多种功能。虹桥天地坐拥虹桥交通枢纽,独一无二的地理优势也使得...

虹桥时代广场-上海青浦区虹桥时代广场办公写字楼出售出租-招商电话

虹桥时代广场-上海青浦区虹桥时代广场办公写字楼出售出租-招商电话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如有问题欢迎来电咨询,报名后请静待销售电话确认,确认后再行前往现场 !为避免大客流影响服务质量、仅预约客户可进入销售现场,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虹桥时代广场物业公司:中骏世邦泰和   1号楼:28本证(一层5本,单本面积200-500)...

虹桥汇-写字楼出租丨办公室出租租赁信息-超办网

虹桥汇-写字楼出租丨办公室出租租赁信息-超办网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申长路990弄   虹桥汇位于虹桥核心商务区,北临扬虹路,南靠锡虹路,西贴申长路,东面申贵路,158万平方米多功能商务区,其中110万平方米办公商务区,毗邻国家会展中心,国际顶尖设计团队打造,PM2.5新风系统,LEED金级、绿色三星环保认证。交通便捷,轨道交通2号线号线上盖。虹桥汇总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由世界知名设计公司香港巴马丹拿(P&a...

蚌埠弘阳家居即将盛大招商弘阳商业正式布局安徽

蚌埠弘阳家居即将盛大招商弘阳商业正式布局安徽

  蚌埠弘阳家居即将盛大招商 弘阳商业正式布局安徽   2018年1月23日,“弘耀百店 皖美启程——弘阳商业安徽区域战略发布暨弘阳家居滁州店、淮北店招商大会”在安徽合肥富力威斯汀酒店隆重举行。蚌埠弘阳家居店位于淮上区政府向西1000米,朝阳桥北200米,地理位置优越,项目定位O2O全生活全品牌中高端家居MALL,预计在2018年下半年开业,蚌埠的小伙伴敬请期待哦~人才招聘和项目...

融资计划书ppt

融资计划书ppt

  蓝色简约线条抽象图形商业项目计划书商...   202X高端商业融资计划书商业计划书PP...   蓝色商务风商业融资计划书PPT模板   蓝色大气通用融资计划书ppt模板   超具科技感的商业计划书营销策划书ppt   大气商务商业计划书融资计划书产品介绍...   商业融资计划书商业计划书PPT   ...

行业******|华润有巢REITs获批高出租率可豁免3年运营规定

行业******|华润有巢REITs获批高出租率可豁免3年运营规定

  作为首单房企保租房REITs获批,能为房企提供哪些发展新思路?   近日,华夏基金华润有巢租赁住房REITs正式获批。而在此前的8月31日,由北京保障房、深圳人才安居和厦门安居集团发布的首批3只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在沪深交易所同步上市交易。而此次华润置地作为首家资产作为租赁住房REITs上市的典型房企,或为房企实现轻资产运营提供新的思路。   华润有巢保租房R...

表彰优秀企业签订目标责任书松江这个街道吹响新一年高质量发展“冲锋号”

表彰优秀企业签订目标责任书松江这个街道吹响新一年高质量发展“冲锋号”

  这一边“金牌店小二”签下“军令状”,那一头优秀企业家收获“大礼”。2月22日,中山街道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连开两场会议。先召开的2023年度经济目标责任制签约会议上,街道五家“店小二”单位签署了《2023年度经济目标责任书》,立下新一年招商引资的新目标新要求。随后,企业家们作为主角,在2022年度中山街道优秀企业表彰暨G60科创走廊松江新城总部研发功能区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上接受表彰。...

袋鼠避坑|品类一定要想清楚的松江佘山板块

袋鼠避坑|品类一定要想清楚的松江佘山板块

  佘山是上海*一像样的山,至少按照山顶的教堂十字架顶来算,也过100米了,也历来是上海*级豪宅版图之一,上海法拍房里能遇上佘山的真别墅,白首向来是直接推荐,毫不犹豫的。   不过大家也要注意白首这句话——真别墅。如果是其他品类,假别墅、小高层,那么佘山就是坑。   ➤ 大虹桥概念,对佘山来说,可有可无。   很多打着佘山板块旗号的楼盘一定会拉上大虹桥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