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下5658亿大单开工48个项目上海还要发力四个“新赛道”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是当前宏观政策发力重点,上海也在通过此举提振经济发展。
6月16日,上海举行2022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暨“潮涌浦江”投资上海全球分享季启动仪式,总投资5658亿元的322个重大产业项目实现签约,投资额超过去年近两成。这也是上海连续第三年举办全球投资促进大会。
上海社科院党委*、研究员权衡对*一财经表示,投资对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复苏稳定起着关键作用,尤其是在上海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阶段。投资也不是简单地看规模总量,更多是要发挥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在权衡看来,全球投资促进大会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对提振全球投资者对上海的信心和未来中长期发展的预期很重要。
5月发布的《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下称“上海‘50条’”)提出全力发挥投资关键性作用,包括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加强投资项目要素和政策支持、充分引导和激发社会投资。
在加快重大产业项目投资落地方面,上海将全力发挥投资促进作用,提振产业投资信心,稳住存量还要扩大增量。
在6月16日举行的2022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通气会上,上海市经信委总工程师张宏韬对*一财经在内的媒体介绍,本次集中签约、开工了一批重磅项目。其中,签约322个重大产业项目,总投资5658亿元,而去年的大会签约216个项目,总投资4898亿元。
从领域上看,这些重大产业项目既涵盖了“3+6”新型产业体系,也包括一批金融、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项目。
三大先导产业共签约项目90个,总投资2049亿元。其中,集成电路签约项目28个,生物医药签约项目42个,人工智能签约项目20个。六个重点领域共签约项目247个,总投资3935亿元。
“其中有不少项目是在过去1~2个月内在疫情期间,通过‘云见面’‘云招商’形式努力争取来的。”张宏韬补充道。
思特威(上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兼CEO徐辰表示,上海是全国集成电路产业链*完备、技术水平*高、规模*大的城市之一,产业人才集聚、上下游产业链完备。“我们将在浦东新落地的是思特威全球总部园区项目,总投资大约15亿元。该项目以尖端图像传感器芯片创研为核心。”徐辰说。
当天大会上,还有48个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1627亿元,涵盖生命健康、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等多个领域,其中三大先导产业项目占总投资额约一半。
2021年,上海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分别为2327.79亿元、7617.14亿元、3056.82亿元,合计达到1.2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其中,人工智能产业增速领跑三大产业,比上年增长17.2%;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产业增速分别增长16.7%、13.7%。
上海市经信委产业投资处处长徐明介绍,上海“50条”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扩大有效投资,而工业投资是重中之重,接下来首先要抓招商项目的落地,再就是推进落地项目开工,推进一批项目的开工建设。“今天这5000多亿元投资项目,只是我们前期的一些招商项目,还有很多项目在推进中。”徐明称。
在聚焦“3+6”新型产业体系的同时,上海还发布了元宇宙、绿色低碳、智能终端、数字经济四个“新赛道”的投资促进方案。
“今年全球投促大会*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发布了四个‘新赛道’投资促进方案。”徐明介绍,从去年上海便开始谋划新赛道的布局,发布这些方案也是在新赛道上率先发力。
比如,在数字经济新赛道,方案提出,围绕数字新产业、数据新要素、数字新基建、智能新终端等重点领域,深度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加强数据、技术、企业、空间载体等关键要素的协同联动。到2025年,“国际数字之都”形成基本框架体系。
在元宇宙新赛道,方案提出,要瞄准元宇宙前沿技术、交互终端、数字工具等关键方向,充分激发需求牵引作用,发起设立百亿级元宇宙新赛道产业基金。打造1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头部企业、100家掌握核心技术的专精特新企业;打造50+示范应用场景,100+标杆性产品和服务。到2025年,产业规模突破3500亿元。
在绿色低碳新赛道,方案提出,要抢抓能源清洁化、原料低碳化、材料功能化、过程高效化、终端电气化和资源循环化“六化”市场需求,围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新能源”五大领域,发力十大赛道36个细分行业,并形成了一批关键技术和企业清单。到2025年,产业规模力争突破5000亿元。
智能终端新赛道方案提出,重点发展智能新能源汽车、智能机器人、虚拟现实交互终端、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六大终端产品,到2025年,智能终端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
在新赛道之外,上海今年还继续推出特色产业园区。16日大会上,正式推出第三批13个特色产业园区,空间规模超40平方公里,可供产业用地近6平方公里,可供物业700万平方米。
这批特色产业园区重点聚焦“新赛道”发展载体。比如,数字经济领域推出特色园区2个:数智南大将依托中软、腾讯等产业集群,重点聚焦发展在线新经济产业,打造数字产业的标杆引领区和数字城市的先行示范区;G60松江信创产业园依托科创走廊优势,建设信创众创空间、双创平台、项目孵化等创新引擎,重点打造“软件、硬件、生态、服务”四位一体信创产业基地。
元宇宙领域推出特色园区2个:漕河泾元创未来依托大院大所、龙头企业以及功能平台优势,重点推动核心技术突破、创新示范加快应用,打造“元宇宙”产业发展高地;张江数链将围绕链接、交互、计算、工具、生态五大板块,重点发展“元宇宙”技术研发、数据服务、数字创意、赋能应用等重点领域。
加上2020年和2021年连续两年发布的两批40个特色产业园区,上海目前有3批53个特色产业园区。合计空间规模达200平方公里,可供产业用地近40平方公里,可供物业2900万平方米。
与去年不同的是,今年除了投促大会,上海还将举行投资上海全球分享季。
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王华杰介绍,本次“潮涌浦江”投资上海全球分享季从6月中旬至8月中旬,共策划安排十大系列活动。包括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外资研发中心颁证;开发建设招商合作推介;市区两级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央企对接合作座谈会和集中签约;重大项目展示路演暨地方政府债券集中发行;推动向新城导入功能暨重大功能性项目集中签约等。
“这表明我们把上海的发展机遇和投资机遇跟全球投资者共享,十大系列活动涉及各个领域,既有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也涉及民生保障、城市更新等。”王华杰表示。
他补充说,重大项目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稳定器、推进器,下一步将以重大项目推荐为主线,把十大系列活动涉及的重大项目串联起来,*后还会有一个整体、系统的成果总结和发布。
此外,2022全球招商合作伙伴也在会上启动。
去年,4位个人及6家机构成为首批合作伙伴,共协助吸引庄臣、因美纳等111个高质量项目落户和增资,总投资超过220亿元。今年,包括艾昆纬、巴拉德动力系统、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埃森哲、罗兰贝格、波士顿咨询、仲量联行、橡树资本、华兴资本、金沙江创业投资共10家国际知名机构企业被纳入新一批合作伙伴。
巴拉德CEO麦楷文表示,将坚定不移地立足上海、扎根中国市场,带来更多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创新产品。巴拉德还作为重大产业项目签约企业,投资17.6亿元在上海建立独资研发总部,推进膜电极制造工序在中国本土化。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