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眼里看松江|陈海汶:为什么要给松江拍一组“大片”?
做到防疫“三件套”,防护“五还要”。
“科创、人文、生态”的现代化新松江
“线年来,松江可以用巨变来形容。它已经不是我以前镜头中的松江。”海派摄影代表性摄影家陈海汶说。
位于安福路的工作室里,陈海汶坐在电脑前,把屏幕上的一组照片逐一放大,仔细审看。
这些照片里,有松江的“过去”——流光溢彩的广富林遗址博物馆;有松江的“今天”——科技感爆棚的G60科创云廊、高速行驶的有轨电车以及诗意栖居的松江人文生活;更有松江的“未来”——年轻人聚集在充满未来感的新兴企业,这种活力让松江的未来充满可能。
这是陈海汶和他的团队拍摄的*新作品;也是陈海汶在历时12年拍完《我们的56个民族》系列之后,再一次把镜头对准了家乡上海。
20年前,他拍摄的“上海”系列摄影作品至今在圈内享有盛誉。当时,他拍摄了两千多家上海老工厂在时代洪流中的沧桑巨变,记录了上海工业的蝶变与重生;他也用镜头记录下思南公馆、衡复风貌保护区、外滩等老建筑的光阴。
“怎么去把上海拍好,这是我一辈子的命题。如今,又到新一轮回望上海的时候了。”陈海汶告诉记者。
松江是他此次拍摄计划中的重要一站。而连陈海汶自己都没想到,如今的松江让他这个数十年来始终保持观察和记录上海的职业摄影师都惊叹不已。
陈海汶对松江的印象停留在10年前。那一次,他在松江有数百年历史的醉白池公园,“抬眼看,近处是一个塔碑,远处则是一望无际的稻田。”古老、传统的鱼米之乡,是松江给陈海汶的印象。而这也是许多人对松江的印象。
10年后,再次走近松江,陈海汶发现,松江变了。“它的历史是古老的,但它的状态却是年轻不乏活力;它依然保留了传统的记忆,但却拥有了和未来链接的现代科技感;它还是鱼米之乡,但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变,中西融合的诗意栖居在这里处处呈现。”
视觉之美,是摄影师眼里*先捕捉的元素。航拍的泰晤士小镇、高尔夫球场以及深坑酒店等,让每年都要去英国伦敦小住几个月的陈海汶觉得,松江已经完全不输给他*喜欢的伦敦郊区泰晤士小镇里士满。
人文之美,是摄影师敏感捕捉的元素。此次拍摄的作品中,陈海汶*喜欢的一张照片,抓取了500年历史的宰相府中人们悠闲喝下午茶的场景。通过镜头,富有历史底蕴的中国传统建筑与现代化的西式人文生活和谐统一,构成全新的自然美学。
而让他*震撼的,是今日松江的科技之美。“G60 科创云廊已是松江的标志性符号。人们或许对这一建筑物的外观不陌生,但身处其中的各个科技公司犹如细胞一样蕴含着无限能量。”
▲身处G60科创云廊的各科技公司犹如细胞一样蕴含着无限能量
陈海汶将镜头对准了这些公司的内部。他发现,这些企业也早不是他熟悉的传统企业。这些新型业态的科技公司中,年轻人在充满未来感的工作环境中专心工作,或者时不时来一场头脑风暴。陈海汶在名为巨人网络公司的科创企业拍摄了整整一天,年轻人的活力不时感染着他。
他也发现,科技感十足的公司里并不缺乏人文温情。“我看到工作区域里有专门留出空间的母婴室,甚至洗手间里还有给员工设计的洗澡区域。科技创新、以人为本,这些细节让我非常感动。”
这样的松江,让陈海汶的拍摄充满了兴奋感。他花了两个小时开车追赶高速行驶的有轨电车,并拍下两辆有轨电车在人来人往的广场下相向而行的场景。“广场的设计充满现代感,人们在这里安居乐业,这样现代、活力的松江,不缺少对于未来的任何想象可能。”
摄影师的镜头前,是活力、年轻、现代化的松江。而摄影师的镜头后,则是松江近年来建设累积之变。
这是一座科创之城。松江是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策源地,以科技创新驱动、高端产业引领,剑指国际先进科创能力和产业体系。
它也是一座枢纽之城。松江枢纽,是沪苏湖线路上*大的新建站。高铁时代“站城一体”叠加国家高铁网、上海轨道交通网、松江有轨电车网、地面公交网等“四网融合”,带来无限活力。
它更是一座人文与生态之城。“上海之根”的绵厚历史与新时代文明交相辉映。
近年来,松江区委区政府奋力谱写“科创、人文、生态”的现代化新松江新篇章。松江区委*程向民表示,松江将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握逆环境下高质量发展的历史主动,强化推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国家战略重要平台建设的政治执行力,着力打造“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先进走廊、科技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的先试走廊、产城融合发展的先行走廊;将着眼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推动形成更多的“从0到1”的重大自主原创科创成果,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科创、人文、生态”卓越价值取向,放大高铁时代“同城效应”,持续强化9台23线“松江枢纽”战略支撑,加快启动12号线西延伸、沪松快速路建设,全力构建长三角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在云间学校、华二、交大医学院松江研究院等一批重点项目基础上,推动更多优质教育、医疗资源落地,打造人民向往的松江新城。
这一切浓缩在摄影师的照片里,呈现出全新的松江气象。一张照片中,松江大学城的天空上方,两道彩虹在空中交相辉映,搭建起一座空中之桥。松江的今天,未来已来。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