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的意识争的勇气-松江招商引资赢快速发展
编者按:新春伊始,市委市政府就组织百人考察团,赴上海、杭州、嘉兴等地学习招商引资经验和做法,这是近些年来我市规模好大的一次外出考察活动。这次考察,选在这样的时间,组织如此的规模,足以说明市委市政府不仅对我市这条“短腿”有切肤之痛,而且对抓好今年“一号工程”有坚定的决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3个城市在招商引资方面各有什么好招?他们的做法给我们怎么样的启示?记者作为随团人员,将在好时间为读者作报道。
温州新闻网2月20日消息(上海专电):位于上海西南方向的松江区,虽然没有浦东来得现代气派,但一踏上这片以坐拥大学城而出名的开发热土,这里超前的规划、一流的环境、涌动的商潮,仍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摆在记者面前的一组数据显示:近5年来,该区国内生产总值、工业产值、地方财政收入,每年都以3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这样的发展速度,即使在发达地区也是非常惊人的。
探究发展的奥秘,该区负责人告知,外资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助推器”,其贡献率达70%左右。松江的发展再一次证实了这样一个道理:无外不快、无外不强。
在上海,松江没有国家给予的特殊政策,也没有特别优越的区位条件,靠什么吸引外商?靠什么去引资?区委书记杨国雄坦言,就是靠一种“抢”的意识,靠一股“争”的勇气,靠一颗“真”的诚心。
他以招商引资中一个个具体的故事,生动地诠释了这三个字的含义和分量。2002年在松江落户的台湾积体电路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半导体芯片的高新外资企业,该项目总投资高达100亿美元,现投资已达11亿美元。当时为了争这个项目,时任区长的他,从早上6点钟开始一直到8点半等候在下榻宾馆,目的仅仅是送别外商。有一次,外商提出松江工业园区的环境不尽如人意,松江区第二天就派人到苏州取经,仅用一个月时间,就整改出令外商满意的形象。杨国雄深有感触地说,这一大项目能在松江落户,其实是靠一个个细节“争”来的。大到公共设施的配套,小到一个红绿灯的维修,企业的难点就是区里工作的重点。在昨天的座谈会上,杨国雄诙谐地说:“企业说一句话,顶得上我区委书记一百句。”
在松江干部中间,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当干部永远不能休息,否则你就永远休息。”每一个松江干部经常拿这话去鞭策自己,努力干好工作。比如松江区的每个部门、每个乡镇都有招商引资的任务,而且彼此之间展开激烈的竞赛。他们各自的标兵是谁,好在哪里?后面的追兵又是谁,离他们有多近?每个部门都盯得很紧,时时鞭策自己要甩开追兵、赶超标兵。
“发展的机遇要靠人去抢,流动的外资要靠人去争。”这是松江之行给考察团成员留下的好深感受。 (温州日报 记者 潘建中)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