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昆山大担当、大作为系列报道
暮春四月,小昆山镇樱花烂漫。正对小昆山驾校东南门的中德路樱花大道,已是连续第三年迎春绽放。驱车沿中德路南行,就是小昆山镇的工业园区,两侧林立的厂房,掩映在白色的花海中,生机盎然。
“我们一共规划了三条樱花大道,种了近千株樱花树。”小昆山镇党委*陈永明介绍道,还有一条高杆红叶石楠绿化景观道,早春时节,港兴路上的这一片鲜红宛若红枫,“全上海目前仅此一处。”
地处松江*西端的小昆山镇,与国家级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一条上海绕城高速为界,不论是环境面貌,还是在经济体量上,一度显示出巨大的城乡差异。
在工业园区里种樱花,三年前小昆山镇党委班子里也曾有不同声音。如今,这些“花架子”却成了生产力,为小昆山镇带来了实打实的生态效益。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今年一季度,小昆山镇逆势而上,冉昆真空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等7家实体工业企业签下1.5万平方米厂房,预计年产值可达1.8亿元。“很多项目看中的,就是我们‘*美工业区’的环境。”小昆山镇党委副*、镇长陆雪锋透露,眼下在洽谈的还有三个项目,其中一个数据中心项目投产后年销售额可达5至8亿元。
新企业接踵而至,老项目也纷纷选择“回巢”,朗华全能自控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几年前,企业在一个园中园买下厂房,却始终在外办公。“不是我们不想,实在是不敢回来。”公司董事长赵轶珏回忆说,以前园区里各种铁丝网随意搭建,垃圾成堆,还随时有人过来种菜,鸡鸭狗乱跑乱叫……“会吓跑客户的。”去年,眼见着门口的樱花烂漫,园区大变了样,公司高层商议了一番,决定搬回小昆山。眼下,企业还与同在园区的思客琦自动化公司接洽机器人手臂项目。
投资1个亿改造提升绿化,把春天的美种在每一个角落,2018年,小昆山镇制定“绿化景观景点三年行动计划”,目标到2020年基本完成工业区、农业区、集镇区的绿化改造,其中就包括31.9公里城市绿道、959.13亩生态廊道的建设。
坚持生态绿化建设同样是生产力,小昆山镇变了。曾经全区垫底的绿化考核评比,在2018年成了全区第五,2019年跃升至全区第三、乡镇*一; 200多家“三高一低”企业被陆续清退出集镇区和工业区,腾出15万平方米的发展空间;占地72亩的人才公寓项目将在年内启动,提供2000套公共租赁房;继前年首批项目之后,今年涉及6个小区、42.3万平方米的老旧小区综合改造项目,已完成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待疫情结束后动工……
“这里将会落地一个机器人研究中心项目。”在从集镇区前往农业区的路上,指着车窗外的一栋腾空的厂房,陈永明告诉记者,而在机器人研究项目中心的斜对面,还将规划建设一个占地12亩的现代化大米加工厂,同时建设的还有农耕文化稻米展示体验馆和农产品销售中心,定位于全市乃至长三角的稻米展示馆。
短评:走出产业与生态融合发展的绿色发展之路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无从谈起,美好生活也难以实现。
在建设“科创、人文、 生态”现代化新松江的发展道路上,小昆山镇以“玉出昆冈”之姿,坚定走出了一条产业与生态融合发展之路,以生态助产业,以生态强招商引资,以生态促发展。良好生态环境是*普惠的民生福祉,优美的生活环境关涉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事实证明,优质企业、高新科技产业看中的不仅仅是产业集聚的力量,更看中地区生态发展对企业与产业的促进作用,“科创、人文、 生态”并非独立存在,而是三位一体、有机结合、共同促进、同步发展的。小昆山镇用事实证明,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筑巢引凤”吸引高新科技产业与优质企业,既要靠全方位“店小二”服务的软环境,也要靠绿水青山、优美如画的生态硬环境,唯有如此,松江才能走出一条产业与生态融合发展的绿色创新之路、高质量发展之路,才能创造高品质生活。
■文 张晋洲 丁艺婕 ■图 姜辉辉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