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松江厂房仓库行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宣城十年精“城”所至

  央广网宣城9月28日消息(记者周然)

  党的十八大以来,宣城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以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姿态“精彩一跃”,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现代化新征程的历史进程中,奋力书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宣城答卷。

  “永不止步,追求卓越”永远是印刻在宣城城市基因中的鲜明品质和永恒主题。

  十年来,宣城乘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东风,经济发展站到C位,争先精进,GDP连续跨过7个百亿元台阶。

  十年来,宣城做大做强民营经济,以科技创新主导产业能级提升,精耕“2+8”特色产业链。

  十年来,宣城坚持“生态立市”首位战略,用“绿色”精心描绘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十年来,宣城用“*先一公里”破局“办事开头难”,用“城市大脑”添彩“文明城市”,用“诗意山水”精绣“多彩宣城”。

  宣城城市风貌(央广网发 戴巍 摄)

  风起敬亭山,浪涌长三角。作为安徽*一与江苏、浙江两省相邻的地级市,宣城市全力打造现代产业、改革开放、城乡融合、生态文明、民生幸福新高地,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进程同频共振。

  十年发展沧桑巨变,十年奋斗历程卓越非凡。

  每年春节后的首个工作日,是宣城的“企业家日”。这一天,也被宣城产业界誉为整年经济发展的“动员日”。

  “一年之计在于春”。让企业家当主角,经济站C位,在“企业家日”做全市工业发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总动员,是宣城独有的一种“亲商”情怀。

  在宣城,平均每43个人拥有一家民营企业。如果算上个体工商户,每12人中就有一个老板。优渥的营商环境,也已经成为这座城市在过去十年*大的标签之一。

  今年6月,安徽拓山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敲响“上市钟”,成为宣城第8家A股公司。这8家企业中,有7家是民营企业。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宣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宣城市第8家A股公司上市(央广网发 广德市委宣传部供图)

  2021年,宣城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69.5%,位居全省16市*一;其中,宁国、广德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均超过70%;同年,它们双双跻身“安徽县域经济总量20强”。

  与此同时,十年来宣城市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跨过7个百亿元台阶,2021年突破1800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居全省前列。

  十年来,围绕长三角城市主导产业,宣城市在目前已经形成的汽车及装备制造、食品医药、文化旅游三大主导产业基础上,正在加快构建以汽车零部件、新能源为核心的“2+8”特色产业链。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值得注意的是,宣城市每年招引的亿元以上项目当中,近八成来自沪苏浙地区,宣城市长三角招商引资项目数由2012年的209个增长到2021年的428个.

  扶引一家“龙头”,带来一批企业。2012年,位于新杭镇的广德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启动建设。同年,广德招引了安徽永茂泰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落户园区。十年后,被视为龙头企业的永茂泰带来更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落户广德。

  广德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央广网发 广德市委宣传部供图)

  营商环境的“绿水青山”,才能换来企业发展的“金山银山”。

  “广德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力争在‘十四五’期间达到500亿元规模。”广德市发改委副主任刘宏表示。

  敬亭山下,正在擘画一幅发展新版图。

  自去年开始,宣城市委选派50名干部到上海松江,江苏无锡、常州以及浙江杭州萧山、湖州实践锻炼,主题只有一个——联系宣城实际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在地图上,处沪宁杭大三角的西部腰线上的宣城是整个安徽东进的“桥头堡”。作为省内为数不多的“双圈籍”(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城市,宣城一直致力于发挥“双圈”叠加优势,融入“双圈联动”发展。

  “桥头堡”的定义并不止于地理层面。“宣城要打造长三角贯彻新发展理念引领示范区的重要引擎。”宣城市政府相关人士表示。

  这也意味着,宣城将先行先试,打造在长三角率先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的试验田。

  早在2020年,宣城就把“一地六县”合作区建设作为全市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一号工程”。今年以来,“一地六县”合作区宣城区域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36个、总投资326.75亿元,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23个。

  高质量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快形成区域统一大市场、大流通格局,宣城正由点及面扎实推进。

  2022年7月,《宣城(上海)科创中心运营工作方案》《宣城(上海)科创中心入驻管理办法(试行)》出台,标志着宣城首家“科创飞地”运营服务体系构建完成。

  此举也被称为“研发在沪、转化在宣”跨区域创新协同发展模式的破题开篇。

  据悉,宣城(上海)科创中心大厦位于上海临港松江科技城创智中心,将围绕“2+8”特色产业规划,引导宣城产业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在沪设立研发机构,深度培育优质团队和项目,支持中小企业开展跨区域产学研合作。

  这也是一个善弈者的布局。以长三角一体化为契机,宣城看见的是“星辰大海”——宣城市正在将创新平台作为战略科技力量,加快科技成果运用体系建设,着力实现创新链产业链双向融合。逐步打造一个以科创驱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的主阵地。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回首宣城过去十年的发展轨迹,有两条清晰的主线。一条是坚持不懈的“东进”;另一条则是科技创新主导的产业能级提升。

  2018年6月,宣城成为省科技厅支持建设的3个省级创新型城市之一。从合肥、南京、杭州都市圈和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上奔赴宣城的不止企业家,还有顶尖科研人员和专家。

  在宣城的主导下,中科大、合工大、思爱普等大院大所大企业纷纷落户宣城。

  “十年来,从建立机械研究总院宣城研究院到设立科大先研院技术转移宣城分中心,宣城市已累计与大院大所合作共建产业研究院、技术转移机构39个。”宣城市科技局相关人士说。

  高质量发展要靠创新,唯有坚持创新驱动,才能为经济培育新动能、打开新天地。这一点,在宣城已成为共识。

  在科技创新的引领下,宣城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实现迭代和升级。

  宣城先进光伏技术研究院先进硅异质结光伏技术两次刷新M6电池尺寸转换效率世界纪录;与之相对应的是,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开盛光伏产业园也逐步成长为全国规模*大、转化效率*高的异质结电池生产线,稳居国内*一梯队。

  数据显示,宣城市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达47.2%(居全省第4位)、57.5%(居全省第3位),较2012年分别提升33.9、26.2个百分点。

  新发展格局必须是一种改革深化格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打破了空间局限。宣城市以长三角为主轴,跨区域协同发展的思维也贯穿于生态领域。

  清晨,一辆标有“苏皖合作垃圾清运车”标识的车辆从江苏溧阳天目湖镇驶入宣城市郎溪县下吴村,依次将各个村民组的生活垃圾装车运回天目湖镇处理。贯穿两地的洙漕河是溧阳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大溪水库上游的主要来水河。

  2021年4月,双方正式开启跨省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模式,下吴村15个村民组800余户村民的生活垃圾交由天目湖镇处理。

  单单是今年,宣城市就与溧阳市、长兴县、安吉县等周边毗邻地区共开展联合环保行动8次。“合作共赢,我们携手建立生态环境联防联控机制,共同开展跨区域水质检测、跨界河湖巡查、跨流域执法。深化联防联治,深化生态补偿。”宣城市环保局相关人士表示。

  “十三五”期间,宣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幅度全省*一。2021年,宣城市大气环境各项指标为有监测记录以来*优值,质量稳居全省前列。全市碳排放强度下降21.5%,超额完成“十三五”目标任务。

  宣城市于2017年首创首成*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是当时全国仅有的9个地级市之一,也是全省*一一个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省级全覆盖的地区;全省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共15个,宣城市独占4个。

  值得注意的是,宣城市一直加紧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2012年,土生土长的下吴村村民吴定义改行种茶叶,十年过去,他的种植规模扩大到200余亩,年收入翻了几番,成为当地茶产业带头人。如今,下吴村茶叶种植面积达10820亩,成为郎溪县凌笪镇*一一个茶产业专业村。2016年,当地建成白茶产业扶贫基地,吸引江苏天目湖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入股合作。

  下吴村茶叶种植基地 (央广网发 李晓红 摄)

  “通过十年的努力,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2年的不足5000元增长到2021年的57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从2012年的不足6000元增长到2021年的23000元。”下吴村党总支*蒋福金称。

  截至2021年,宣城市已拥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总数485家,农副产品及农产品加工品总产值1178亿元,其中销往沪苏浙500亿元。该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2年的9036元增长到2021年的20565元,居全省第4位。

  今年,宣城将城市政务服务“*先一公里”的引导场景从20个提高到了83个。

  “在企业开办的过程中,我们办理业务都是一次提交申报材料就成功了,省了很多事。”宣城航天宏图智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李先生说。

  “*先一公里”基于主动式服务理念,其核心是:在办事前为群众提供体贴专业的主动服务,避免申请人对材料理解不清、政策依据理解不透而造成的办事障碍。

  携手共筑增长极,服务新发展格局。长三角一体化的融通共赢,体现在每一个重大项目里,更表现在百姓的生活变化中。

  实际上,自2021年7月28日试运行以来,宣城“城市大脑”从市民*关心的问题、*切实的需求出发,完成了城区大型车辆治理、高空抛物、市容卫士等场景建设。在社会治理、政务服务、民生福祉等多个领域应用不断落地、初见规模,让智慧城市更有温度。

  正在敬亭山旅游的上海市民曹龙兴对“城市大脑”提供的VR全景交互模型“诗意宣城”赞不*口。由敬亭山、皖南川藏线等宣城热门景点制作成的VR全景交互模型让游客可以通过VR设备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宣城的秀美景色。

  秀美宣城(央广网发 宣城市委宣传部供图)

  十年来,宣城的城市治理也在深度融入沪苏浙。沪宣互发全国首张异地办理营业执照,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移业务实现网络办理,长三角跨省异地就医普通门诊就诊费用即时结算,宣城已经实现132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126项场景应用长三角地区“一网通办”。

  医疗互通全速推进、教育互认逐步落实、文旅融合全面展开,宣城正在实现与长三角民生共享“一家亲”。

  长三角,得改革风气之先,拥开放地利之便,一体化发展大幕已经拉开。

  “党的十八大以来,宣城市奋力争当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安徽排头兵,书写了高质量发展的亮丽答卷。”宣城市委副*、市长何淳宽告诉记者,“下一步,我们将聚力打造现代产业、改革开放、城乡融合、生态文明、民生幸福五个新高地,加快建设经济强、格局新、环境美、活力足、百姓富的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

  宣城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现代化新征程的历史进程中,奋力书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宣城答卷。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sjcfw.com.cn/index.php/post/4369.html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外高桥自贸区公办研发厂房出租适用多行业助力企业繁荣发展

外高桥自贸区公办研发厂房出租适用多行业助力企业繁荣发展

  外高桥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上海市浦东新区的核心区域,是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有着许多世界领先的企业,也是国内外投资者进行投资合作的重要场所。为了满足各类企业对于研发场所的需求,我们自豪地向您介绍外高桥自由贸易试验区内的公办研发厂房出租项目。   我们的研发厂房位于外高桥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核心区域,毗邻浦东国际机场,交通便捷。目前整个厂房出租面积约5000平方...

多家企业复工人数已达85%以上松江这个产业集群全力保障后勤链、供应链、生产链

多家企业复工人数已达85%以上松江这个产业集群全力保障后勤链、供应链、生产链

  自“白名单”公布以来,松江经开区集成电路产业集群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各项工作,各党组织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压紧压实责任,建立全方位的共同防控体系,全力保障和促进后勤链、供应链、生产链安全稳定。目前,尼西半导体、富士迈等多家企业的复工人数已达85%以上。   近期,经开区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尼西半导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万国万民半导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富士迈半导体精密...

多户型房屋拍卖来看看吧|上海法院自主网络司法拍卖公告

多户型房屋拍卖来看看吧|上海法院自主网络司法拍卖公告

  拍卖标的:上海市松江区谷阳北路166、170、174、178号房地产,建筑面积:13041.00平方米   起拍价:12962万元 评估价:18516万元   拍卖时间:2023年5月26日10时至2023年5月29日10时止(延时除外)   拍卖辅助机构:上海宝江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标的:上海市闵行区都会路3899弄19号1502室,建...

多方协调保驾护航松江这个街道已有155家企业复工复产

多方协调保驾护航松江这个街道已有155家企业复工复产

  位于启迪漕河泾(中山)科技园的上海诺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忙碌地生产各种无菌成品培养基。产品将*一时间发运给科兴等新冠疫苗生产企业,保证新冠疫苗稳定持续生产。另一头,上海中联重科桩工机械有限公司也已复工复产,返岗员工在完成各项防疫要求后,进入厂房,在各自的工位上有序忙碌。   近段时间,中山街道有力有序有效加快企业复工复产。截至目前,街道累计审核通过复工复产...

大专可报!松江这家国企正在招人

大专可报!松江这家国企正在招人

  上海松江大学城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国有企业,致力于推进松江大学城双创集聚区发展建设,运营松江大学城双创经济小区,构建招商引税、搭建平台、人才服务、金融服务、物业管理、企业服务等产业服务体系。为加速双创经济小区的建设、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经研究决定,现开启公开招聘,具体内容如下:   (2)本科及以上学历,年龄45周岁(含)以下(1976年6月30日以后出生);...

大刀阔斧辟新路披荆斩棘创未来——松江区经济委员会原调研员蔡明芳谈工业经济发展

大刀阔斧辟新路披荆斩棘创未来——松江区经济委员会原调研员蔡明芳谈工业经济发展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的春风拂遍神州大地,历史的崭新一页就此掀开。从那时起,松江工业经济开始发生深刻变化。第二年,仓桥乡与上海塑料十四厂合资,建立上海塑料十四厂仓桥联营厂,成为松江县好家国集联营企业。整个20世纪80年代,上海麻纺厂等一大批国集联营企业建立,为松江扩大了乡镇工业的规模,调整了产品结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成为松江经济的主要增长点。进入上世纪90年代,国...

大变局下发展路在何方?上海松江高质量发展的“算法”和“走法”

大变局下发展路在何方?上海松江高质量发展的“算法”和“走法”

  对传统的农业大区、产业大区——上海松江来说,早在“变局”前夜,问题已经摆在他们面前。   “问路”数年,在“不确定性”持续弥漫的今天,松江交出的发展答卷,倒呈现了不少确定性。   到今年11月,松江区实现了地方财政收入连续70个月正增长,房地产产值占比从*高位的50%下降到20%;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攀升至史无前例的63%。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渐次成型,“长三角g...

大名城、景瑞分食上海松江2宅地好高溢价率1133%

大名城、景瑞分食上海松江2宅地好高溢价率1133%

  5月20日,上海土地交易市场发布公告称,成功出让松江区2宗宅地,总价21.76亿元。   其中松江区永丰街道H单元H24-07号地块被上海名城钰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大名城)以总价15.87亿元成功竞得,成交楼面价23880元/㎡,溢价率8.55%。   松江区中山街道SJC10010单元37-01号地块被景瑞地产以总价5.89亿元成功竞得,成交楼面价2449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