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松江厂房仓库行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城里工作十年的他回松江务农如今成了420亩土地的农场主

  李春风,1979年7月出生,上海松江人,家庭农场主。对李春风来说,改革开放为他带来的好切身的变化是,农民的工作和生活的改变。

  从2012年接过父亲经营家庭农场的接力棒后,他曾当选上海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获评“全国十佳农民”“上海市劳动模范”,并作为上海职业农民的代表,前往德国、法国考察当地农场。

  如今,他和妻子打理着420亩土地,他的目标是500亩左右土地。他说,现在当农民很体面,希望有更多“农二代”“农三代”回归。

  在选择务农之前,我在工厂工作。务农后的这些年,生活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当选了市人大代表,又获评“全国十佳农民”,现在的这些成果之前可以说无法想象。

  改革开放对我的生活改变太大。我是土生土长的松江人,就拿我长大的腰泾村来说,生活环境比以前好很多。小的时候,村里都是土路,现在村庄里条条是公路,乡村的道路之间也满是绿化。不过对我来说好切身的变化,还是农民的工作和生活发生的改变。

  我十二三岁的时候,在乡下家家户户都分到田,大约有5到6亩地。我的父母都是农民,那时家里耕作5亩地,非常辛苦。到了1994年,我爸买了拖拉机,到了2003年或2004年的时候,又买了一台国产收割机,家里的农耕开始机械化。

  虽然是个“农二代”,但我一开始并没有选择和父母一样成为农民。中学毕业后,为了找份好工作,我上了技校,学的是机电专业。出来后在工厂里做五金、铸造,工作了近10年。之前完全没想到,我后来会回来种田。

  那时候,做农业普遍比较累。一年到头都是人工,没有更好的机械化。我记得,收割机是我20多岁了才有的。到了2007年底,松江探索发展规模在100-150亩的粮食家庭农场。我父亲曾是大队农机手,报名全区好批家庭农场主,承包了117亩土地,那时候我辞工回来帮忙。

  2012年父亲退休,我接过了经营家庭农场的接力棒,成为当时全区好年轻的家庭农场主。现在我和妻子两人做家庭农场,打理着420亩土地。春天是好忙的时候,就像现在这个时段,之后要忙管理。早上五点多,起床下地,翻地、播种、后期管理。好忙的时候,要忙到晚上七八点。实际上,现在我还有点余力,理想目标是负责500亩左右的土地。

  收入的变化也是很大。我记得,2007年全家收入不到5万元,现在生活条件有所改善。例如在城里买套房子,这在以前靠自己厂里上班,怎么买得起?现在我在松江城区里买了商品房,家里买了轿车。除了农忙时住在这里,平时开车来上班。

  我还作为上海职业农民的代表,前往德国、法国考察当地农业,开了眼界。不过我觉得,上海的农业机械化程度不输给国外,只不过还有很多模式可以再发掘。其实我身边已有很多人开始做农家乐、种植园,吸引人来采摘、旅游,体验生活,这都和以前大不一样。

  四十年来,人们对农业的看法也在发生变化。现在,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产模式已经没有了。反过来,有人为了体验农耕文化,要来体验人工插秧。前阵子,我们村还有市民来体验插秧,那样的耕种,小一辈可能看都没看到过了。

  松江区对农业很重视,宣传力度挺大。要想后续有人,首先要有稳定的收入。农民种100多亩地,有10万块的年收入。2012年到2013年前后,我明显感到年轻人回来种地的变多了,家庭农场在复苏。

  松江务农的大都是本地人,据我所知现在有900多户,大多分为两种模式在工作。一种是种养结合,农民除了种植,还做养殖。还有一种叫机农互助,每个镇里都有个农机服务站。为了不浪费劳动力,让农场主自己开机,自己服务。由一个人投资买机器,几个人帮忙开机。我们这里的家庭农场主,几乎每个人都有驾驶证。

  我儿子现在在读高中,我也和他聊过务农的话题。他开玩笑说,要是读书读不出,那就回来接班喽!当然这主要看他意愿,他愿意,我当然支持。现在当农民很体面,也很有前途,相信会有更多“农二代”“农三代”回归。

  (采访整理:新民网记者萧君玮)(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sjcfw.com.cn/index.php/post/4178.html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名师工作室引领、“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松江“组团式”教育帮扶浇灌出“彝良之花”

名师工作室引领、“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松江“组团式”教育帮扶浇灌出“彝良之花”

  阳春三月,沪滇两地春意盎然。松江“组团式”教育帮扶的足迹远在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也近在沪上茸城,两地携手唱响“教育情谊不以山海为远”。   2022年,松江区响应上海市“组团式”教育帮扶号召,共选派7名优秀教师奔赴云贵川三省交界的彝良县,将教育的光和热洒满乌蒙山区。短短大半年,名师工作室引领、“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师资队伍内部“造血”、校企合作助力育人等“组团式”教育帮扶新模...

名牌首饰、皮包拍卖快来看看吧上海法院自主网络司法拍卖公告

名牌首饰、皮包拍卖快来看看吧上海法院自主网络司法拍卖公告

  拍卖标的:OMEGA牌手表1只、钻石戒指1枚、翡翠坠子1件。   起拍价:17.21万元 评估价:24.58万元   拍卖时间:2023年9月5日10时至9月8日10时   拍卖辅助机构:上海产权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标的:上海市闵行区浦锦路1658弄114号101室公寓,建筑面积:187.32平方米   拍卖时间:2023年9...

后市是要加仓还是割肉?

后市是要加仓还是割肉?

  截止01月13日收盘,科创信息(300730)。今天跌得的较多,很多粉丝后台私信我说:坐不住了,后市是要加仓还是割肉?不急不急,下面让我来好好给你说下科创信息现在值不值得投资。   软件开发行业或将迎来主升期,揭露背后投资逻辑   一、软件开发行业或将迎来主升期,揭露背后投资逻辑   要了解科创信息前,得先弄懂软件开发行业的投资逻辑,不然...

后市是要加仓还是止盈?

后市是要加仓还是止盈?

  截止01月09日收盘,科创信息(300730)。今天小涨,很多粉丝后台私信我说:心动了,后市是要加仓还是止盈?不急不急,下面让我来好好给你说下科创信息现在值不值得投资。   软件开发行业或将迎来主升期,揭露背后投资逻辑   一、软件开发行业或将迎来主升期,揭露背后投资逻辑   要了解科创信息前,得先弄懂软件开发行业的投资逻辑,不然相当于跟...

向“千亿级”目标奋进!松江多管齐下为生物医药产业聚势续能

向“千亿级”目标奋进!松江多管齐下为生物医药产业聚势续能

  规上工业产值从2016年的33.25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31.7亿元,自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开始建设以来,松江区生物医药产业实现快速发展。目前,松江集聚了近3000家生物医药相关企业,其中六成以上为2016年后引进。   送政策促发展,谈体会谋愿景。在松江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党委日前开展的“不负梦想,勇毅前行,一起向未来”业主沙龙活动上,参会的近30家生物医药相关企业代表纷...

启迪携多方打造G60科创走廊产业协同标杆智造创新联合体扩容27家

启迪携多方打造G60科创走廊产业协同标杆智造创新联合体扩容27家

  近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智能制造创新联合体2023年*一次工作会议在启迪漕河泾科技园召开。会上,上海市松江区科委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主任胡伟介绍了《松江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智慧工厂研究院院长王健就“数字化创新中心”筹备方案作了介绍。启迪漕河泾科技园总经理徐永昌为新加入创新联合体的卧龙伺服技术有限公司、上海金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合...

启迪携多方打造G60科创走廊产业协同标杆智造创新联合体扩容至27家

启迪携多方打造G60科创走廊产业协同标杆智造创新联合体扩容至27家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启迪携多方打造G60科创走廊产业协同标杆 智造创新联合体扩容至27家   近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智能制造创新联合体2023年*一次工作会议在启迪漕河泾科技园召开。会上,上海市松江区科委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主任胡伟介绍了《松江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

启迪漕河泾科技园(上海松江)

启迪漕河泾科技园(上海松江)

  投资沃土、创业福地。热诚欢迎广大企业客商前来投资发展!   启迪漕河泾科技园(上海松江)是启迪科技园继启迪多媒体谷后,再次布局上海,辐射长三角战略的*重要的园区之一。 园区成立于2015年5月,由启迪科技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漕河泾开发区松江新兴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建。园区位于松江区中创路68号,其中一期建筑面积7万平米,由23栋单体组成,为企业研发楼或总部办公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