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上——记上海市松江区新浜镇赵王村优秀“兵支书”姚海华
在希望的田野上——记上海市松江区新浜镇赵王村优秀“兵支书”姚海华
上海市松江区新浜镇赵王村,村容整洁漂亮,秩序井然。“家庭农场发展方面,我们推动组建了一个稻米合作社,共签约19户家庭农场。合作社成立后,产销能力和利润大幅提高。下一步,我们将在赵王村,建设农家乐旅游设施……”说到村子近几年的发展,赵王村“兵支书”姚海华如数家珍。2022年,赵王村被成功评定为2022年度上海市美丽乡村示范村。
一身戎装,一身担当。2006年至2008年,姚海华在福建边防某队磨炼了两年。其间,他不怕吃苦、踏实肯干的工作态度,获得了部队的认可和嘉奖。退役后,姚海华回到了赵王村。他始终保持“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离军不离党”的优秀品质,牢记“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铿锵誓言,服务基层群众,矢志家乡建设。“也不是没有机会出去,亲戚、朋友多次邀请我到公司任职,我考虑再三,还是放弃了。我总觉得我应该多为村里办点事,就这样,待了一年又一年,一待就是14年。”姚海华爽朗地说道。赵王村的一家一户、一草一木,姚海华都耳熟能详。
赵王村地处上海西南郊,西邻陈云故居练塘镇,南接枫泾古镇。这里曾是松江农民革命的活动中心,现存有“陈云与松江地区农民暴动史料馆”“枫泾暴动指挥所”等红色资源。G60沪昆高速和沪杭高铁自东西两侧穿过,城乡交通便利。如何把赵王村现有优势资源利用好,为村民打造美丽宜居家园,一直是姚海华心中的头等大事。
“新浜的房屋特色鲜明,呈非字形沿河建造的,连在一起的,所有房子基本上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建造的,比较老旧,改善居住条件是村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群众的需求就是姚海华的工作目标,*终他和班子成员花了两年时间,做通了4个自然村村民的思想工作,77户村民实现了跨村平移、207户村民实现了进镇上楼居住。同时,他们还围绕王家湾自然村利用村内的空闲公共土地进行了口袋公园建设,打造出了新的景观效果和休闲活动空间。对村民宅前屋后荒地、自留地进行统一规划、统*流转,根据村民意愿和景观效果,因地制宜重新分割为小菜园和小果园,既满足了村民的日常种植和生活需求,又体现了乡村文化田园趣味。2020年经复查合格,继续保留全国文明村荣誉称号。
农业强、农民富,农村才有生机。松江是全国家庭农场的首创地之一,赵王村大力扶持家庭农场,鼓励他们走向市场。其中,姚海华*自豪的是赵王村的稻蛙共生项目:“青蛙吃虫,排泄施肥,肥育稻苗,良性循环。这个项目刚启动时,有部分村民还有所顾虑,担心不打农药不施化肥,能否保证高产。为此,村里帮忙联系了技术人员来基地指导,集合了部分闲散劳动力进行培训。施行一年下来,收入翻了十几倍。老百姓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他们能不支持吗?”
赵王村依托上海鑫惠稻米专业合作社建设了20亩标准化稻蛙种养示范基地,探索水稻、青蛙、泥鳅共生的现代化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在实践生态平衡理念中积累经验,探索养殖技术推广,亩产效益达到原有单一稻米种植产值的20余倍。基地在建设过程中注重规划设计与环境绿化,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在经营模式方面,合作社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开展优质稻米、蛙类产品经营,带动了村民集体增收。新浜镇赵王村的鑫惠稻米合作社负责人王平信心十足地说:“稻蛙种养风险高但利润空间很大,我们要不断提升种养技术水平,争取把种养规模扩大到100亩。”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事务部联系我们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