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协同新模式!芜湖+上海松江
该中心创新性地通过政府搭建平台,由芜湖市政府在松江区购置土地,组建运营公司建设园区,吸引企业入驻,帮助芜湖的制造业活力及实体经济与上海的科技和人才软实力充分嫁接,推动两地产业合作、协同发展。
首批将有八家企业入驻,其中安徽酷哇机器人有限公司、安徽华明航空电子系统有限公司、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安徽阡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高景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等五家现场完成入驻签约。
今年初,芜湖市政府与松江区政府签订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芜湖产业创新中心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项目规划面积31亩,建设与运营目前同步进行。
芜湖市产业创新中心主任赵雪松表示:“这一‘科创飞地’目标是建设集科技研发、产业孵化、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为一体的离岸研发和创新平台,加快打造‘孵化在上海,产业化在芜湖;研发在上海,生产在芜湖;前台在上海,后台在芜湖’的两地协同创新模式,推动长三角先进制造业一体化发展”。
芜湖拥有深厚的工业基础和配套资源,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两千家。近年来,芜湖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动企业技术升级和智能化改造,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但同时,城市对创新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的招引能力与迅速增长的人才需求之间的不匹配问题愈发凸显。“芜湖的高新技术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对前沿技术人才十份渴求,像奇瑞、埃夫特、酷哇机器人等企业都已在上海设立了专门的研发或设计机构。
单个企业毕竟势单力薄,通过建设园区将它们集中在一起,有助在上海发挥更好的协同效应,获得更多政策支持”,赵雪松表示。
来松江入驻产业创新中心的企业及机构,将试行芜湖和上海“双注册”机制,即同时在两地登记注册。
这样企业一方面可以享受芜湖针对本土企业的产业人才科技等专项政策,同时也可以享受上海对本地企业的支持政策,拥有政策叠加的利好。
本次签约入驻的安徽酷哇机器人有限公司副总裁张树丽表示,基于对智慧城市和智能驾驶的研发需求,公司之前就有在2021年扩充上海研发团队的想法,由目前的100人增加至200人。恰逢芜湖在上海建设产业创新中心,希望可以借助这一平台为企业建设更高质量的人才团队。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廖耀祖认为,“科创飞地”模式可以帮助上海的科研成果直接快速地应用到芜湖的企业和生产中,是推动长三角科研资源产业化的有益举措。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